Vanessa
Vanessa

一個堅持寫作的人。

我如何從一位人類學系學生走進行銷領域?

最近剛好在找新工作,覺得值得回顧一下我怎麼從自學和爭取各種機會,從一位人文科系學生正式進到行銷領域。

一位面試我的行銷經理問:「我有點對不上你履歷寫的時間軸,你是先工作再唸書還是倒過來?」

是同時的喔!

但老實說,我可能是比較急躁的類型,一直都不滿足於學校所學,有一份挑戰性的工作給我的成就感,比鑽研學術大多了,或許就是這樣的個性,讓我轉學了三次,還因為對沒興趣的必修科目「太有主見」被當掉,導致要延畢XD 

我從上學期還在學校時,就有在投正職或實習工作,很幸運的幾乎每份社群行銷、內容企劃類的工作,都有得到面試機會,就算最後沒有錄取,也給了還不錯的評價,這至少是讓我比較欣慰的,至少自學與實踐跨領域的實力有受到肯定。(沒錄取的原因,通常是希望等我正式畢業再來應徵,或因為看我過去都是獨立接案居多,怕缺乏團隊合作經驗之類的)

其實我最早是做新媒體採訪寫作的,為什麼會不打算繼續做媒體,我在關聯作品有透露一些想法。這篇主要聚焦分享我這幾年都做了些什麼,讓我可以在零商學院背景的前提,養成社群行銷與新媒體內容企劃的經驗,而唸過社會學、人類學確實帶給我一些特別的養份。

2015 發起「貌似實驗室」

  • 我在 2015 年 9 月進到台大,而上半年 3 月 到 6 月,就自發性組了團隊「貌似實驗室」做首屆陸生採訪計畫,以個人專訪的方式整理到網站中,目標是在一片媒體關注中爭取以陸生為主體發聲的深度視角,後來得到聯合報、遠見雜誌訪問這個計畫的幕後想法。(昨天透過公視聽說還有陸生提起我們的網站,算是滿驚喜的,因為我那時認識的朋友早就都畢業了哈哈哈)
  • 在執行這計畫的同時,我也參與了原住民議題新媒體 Mata Taiwan 的內容,包括人物採訪、新聞評論與文化轉譯等,從這裡學習了很多寫作技巧,像是如何寫出兼顧讀者注意力與新銳觀點的網路文章(這對於原生廣告的應用同樣有效)。原民議題看似超冷門小眾,但借時事發揮還是能有機會引起爆量轉載,有一篇和 2016 年大選有關的評論文章後來被收錄到菜市場政治學的專書中。

2016 以活動探索內容策展

  • 貌似實驗室的採訪計畫後,團隊似乎都捨不得就這樣結束,於是很自由發想的討論接下來要做什麼,就決定拿來做我們都感興趣的主題,透過辦系列對談講座,去聊聊知識付費、知性節目、文創經紀、跨領域內容策展等等(最早期邀到擔任過《奇葩說》顧問的黃執中來演講)。由於從邀講者到線上宣傳幾乎都是我做,所以搜尋整理資料也間接培養了對這類議題的敏銳度吧。
  • 雖然沒有營運壓力,但以不虧本且最好能小賺一些為目標的話,我們還算是有達到的。或許有成就感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在後來一年被大量關注的趨勢,比如內容訂閱、類型劇、Podcast 等等,我們早就辦過活動聊過了XD 正是因為沒什麼拘束,也很有鼓勵團隊去洞察潛在市場與需求的動力吧。

2017 入門內容營運知識

  • 這一年花上我最多心力的,就是參與文化部補助「審議式民主論壇」專案,從發想、資料研究、問卷調查,策劃到籌辦北中南的「部落旅遊行不行」論壇。除了因此有機會訪問了旅遊產業圈的前輩認識市場現況,我也正式從以前對數據很冷感,鄙視 KPI 的人文科系學生,開始逼自己要學著用量化指標定義商業目標與策略。

2018 為行銷業界人士辦年會

  • 與遠流出版社合作《數字力就是賺錢力》系列活動,成功透過講座賣出 50 本新書,並吸引到日本作者古屋悟司親自來台分享,請貌似實驗室協助籌辦活動。(因為這本書打開我對公司財報知識的興趣)
  • 以活動統籌角色,協助一直都很認真鑽研此領域的張嘉玲,舉辦台灣第一次兩岸內容行銷人的交流年會「2018 新媒體實戰PLUS!+《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而我從 2016 年累積的對中國營銷趨勢的觀摩,沒想到在這時候用上了)
  • 由 Mata Taiwan 引介,兼職做「國際耐候竹構築論壇」行銷企劃,包括研討會籌辦與線上社群經營,學習如何跟客戶溝通社群成效。而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有趣且挑戰性的議題,因為我從對建築議題零想法,到試著學習如何欣賞建築,讓大眾對老建築、地域建築感興趣。

Yes, but why?

我在聽過很多行銷課程或講座的最大感悟是,除了基礎必備的技術性知識(比如怎麼設計內容、看指標啦做成效報表解讀啦),背後養成的感知與洞察能力其實更為重要,那些做出好成績後做的百人講座分享,說穿了都是把既有知識體系再拆解、應證,找理由歸結。

其實我早在準備人類學轉學考時,就參與 Mata Taiwan 了,那時想法很簡單——「想找事做又能鍛鍊能力的」,誰知道這工作後來會對我拓展行銷能力,有很關鍵的影響呢?誰知道我結束採訪工作後,決定在 Medium 寫點自己有興趣的文章,會寫出可以放在履歷成為自媒體經營的成果之一呢?

與其天天追蹤行銷圈的 KOL 求書單與點評,不如從自己開始經營粉專或 IG,自己策展活動開始學。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行銷人,甚至是一個分配預算的老闆,來思考問題,就不會永遠只是一個學習者。

如果有心經營跨域的專業知識(無論是不是行銷),除了有保持關注產業趨勢、建立自學的知識體系以外,我認為現在對於新手來說,真是非常幸運的時代,有太多免費學習資源可以用,也有與產業幾乎同步、比學校所學更實用的線上課程可以參考,但如何在這之中不迷失方向,而花費太多時間在破碎資訊的追蹤上,是需要謹慎留意的問題。

至於我最近在學什麼呢?我覺得我又回歸到起點了哈哈哈

我在試著用比較「科學」的方式學「知識轉譯」,試著培養為付費媒體製作短小但高品質內容的能力。




簡單分享到這邊,最後,歡迎對自學跨域知識有興趣的人一起交流,
或許你也對我以前寫的這篇文章有興趣,暗嗆人文科系學生並不如預期的那麼適合跨行??

https://medium.com/@laichialing/未來最被看好的人才-為何人文科系學生可能沒準備好-4526e1aea485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