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KM

上班族。普通人,不自量力的想探索各種角色。喜歡閱讀和議論。喜歡狗,但頭像都會放貓。部分文章會搬到方格子。沒有其他平台。 Liker ID: vsmile20

補一個註腳:中華人、華人、中國人

手動摘要:談起外國人如何理解中國人和華人差異時,經常指出Chinese 的模糊語義,容易因為無法分辨兩者差異,而經常被錯誤理解。如果可以補上其他語言文化資源,或許可以有不同想法。我無意解決大家的爭論,只是想從印尼語,補個註腳。

在印尼語,China 和 Tiongkok 都是指中國。Tiongkok 是閩南語發音。中國人,是Warga Tiongkok。Warga 是「人」的意思。

Tionghoa,閩南語發音的「中華」,搭配使用,就有 Warga Tionghoa (中華人,即華人)、Budaya Tionghoa (中華文化)等。Budaya,是「文化」的意思。

從用字上,中國人(Warga Tiongkok)和華人(Orang Tionghoa)是不會混淆的。中國文化和中華文化是否有差別?跟任何地方一樣,很難直接分割。不過,與前述相同,寫為Budaya Tionghoa(中華文化)時,一般是指印尼華人文化。畢竟印尼文,主要是印尼在用。

舞獅,一般認定為中華文化圈/東亞文化圈產物。印尼的舞獅,稱為Barongsai。Barongsai,Barong是Bali文化中一種戴著面具的舞蹈,Sai是閩南語發音的「獅」,結合起來,就是舞獅。這是外來文化(舞獅),在稱謂上結合本地文化的例子。中文文字也有許多這類例子,例如「上帝」。春節,印尼稱為Imlek或者Perayaan Imlek(Perayaan是「節」的意思),也只有印尼這樣用。Imlek,是閩南語發音的「陰曆」,按此說法,過的是陰曆節/陰曆年,不會使用華人新年或中國年。四季如夏的印尼,不稱之為「春節」。有趣的是,氣候相近的馬來西亞華人都可以接受「春節」的用法。

印尼很早就嘗試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提倡單一的「印尼文化」。即便對印尼歷史不熟悉,可能也聽過「印尼排華」這幾個字,例如不能使用華文名字之類的。近二十年,有採取相對寬鬆的政策。現任教育和文化部長Nadiem Makarim在今年華人新年致辭時,說「(印尼文化)幾乎沒有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包括麵食、路邊小吃、衣服,以及各種文化。雖然說這是應景(新年致辭)說辭啦。

在馬來語,China 是中國,Orang China 是中國人。Orang Cina,是華人。Orang 是「人」的意思。馬來語的Orang 和印尼語的Warga,都不是「種族」的意思,雖然實務上還是這樣用。China 在馬來語的發音,恐怕比英語發音,更接近華語發音的「支那」,不過平時不會有人想到這種事。在用字上,China和Cina,不太可能混淆。

其實東南亞有的「華人文化」,是中國沒有的,例如「撈生」。在地化是一個很正常與常有的事。肉骨茶,在其他族群眼中是「華人食物」,就如大家所知,這也不是「中國食物」。

我覺得這些資源,對於台灣各種光譜的民族主義者都可以參考,也許能有不一樣的設計/計劃。不用只執著於Chinese,「外國人」也不是只有英語使用者。中國文化,不是只有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兩種。甚至政治上的中國文化(相對「文化上」的中國文化用法),也不一定都要反對的。全世界都在抖音啊(好啦其實我沒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