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那
灣那

面具之下就是一個沒有腳毛的 大嬸。

閒談一點點杜夫兄弟

一件作品的完成背後有太多因素了,對嚮往的人來說,他人的光芒越閃耀,你越想去逼問對方怎麼做到

很喜歡這句話:沒有人能夠無來由地遇見一個未知的作家或一篇未知的作品。

我想它在說,我們與作品、電影、作家、導演的相遇都是有機緣的。我相信這種緣份。的確有偶然性的存在,但是撇除與外人交流外,純粹以個人姿態,在世界上撿選並尋找有趣的事物,很常落入一種固定的模式。

簡單說,就是「我」下意識只會找「我的菜」。其他菜都不夾。我認為相遇有賴一種緣份,勝於偶然。因為日常固定模式力量很強,意思是好或壞習慣影響一個人很大,突破同溫層或舒適圈才會有偶然的產生。

我猜測,個人向外界連結的模式如果能豐富點,模式與模式像神經突觸,能互相連結,產生我說這種機緣。也許廣義來說,這依然是偶然性的範圍。但我想說它是一種過程,先有經驗不斷疊加上去,累積成的緣份在某一天結了果。(談看書想看得深點,也是加此,有點厚積薄發的意思)

再把這句話修成:沒有一個創作者會無由地完成一個作品。一件作品的完成背後有太多因素了,對嚮往的人來說,他人的光芒越閃耀,你越想去逼問對方怎麼做到。或許,對方沒有「完成/到了」的差別,而是一直以來,重覆地,孤獨地做著。去年沒有什麼收穫,今年還是會繼續做下去。

看完這支影片,再次印證,曾經著迷的事物都會轉化成現在作品的養分。說杜夫兄弟致敬過去恐怖及類型片,真的太低估他們,光看他們提到數十支經典,他們已經把那些自己喜好的元素完全內化成一個新的世界:The upside down。有網友評他們劇本心思細膩,指的是他們用典極廣,所有細節有所依據。杜夫兄弟曾說,一開始在選角時,就希望要呈現自然演技的小孩,逼真就是整部戲劇的原則,帶著電影人考究的思考,他們在影集圈裡給出一個寫實的八零年代。

每次新一季上線,多數粉絲都說點開第一集會無法停止。這便是杜夫兄弟,汲取驚悚類型在敘述上,強大的故事技藝:不斷地給角色一些「合理」「令人擔心」停不下來的問題。

試問,生活中,連續不斷的挑戰,除了他人的臭臉還有帳單,還有什麼?電影的節奏不屬於生活,生活的問題多數不會是電影情節,但電影裡的元素必源自生活。


真是的,我只會多嘴炮點,行動卻是少得很。Be running up that building.Say, if I only could, oh...哎,要動起來才是。

先這樣子吧…

補充:沒有人能夠無來由地遇見一個未知的作家或一篇未知的作品
─出自《摩洛哥流謫》四方田在比較鮑爾斯與波赫士作品的異曲同工之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