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weiluflame
围炉weiluflame

围炉,大学生思想、经历的交流平台。以对话为载体,发现身边有意思的世界。 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JointU综合联校 | 哥伦比亚大学

围炉小炒 | “讨论”之后

“讨论”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丰富,在涉及公共事件、时事热点及与之相关的观点态度的交谈时,它并不同于强调抒发个人认识和见解的评论,也不同于在双方互动中交流情感的议论,而是涉及到公共话语理性的问题。借用徐贲在论述公民说理的话来说,“说理的目的是共同探索,因此,说理成为一种公民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式。”讨论的意义也由此凸显。

技术的发展带来沟通手段的丰富,然而我们对于公共事件讨论的生态并没有取得相同显著的进步。算法推送制造温情脉脉的同温层,跨越差距的沟通易被极化的情绪裹挟,贫瘠的语言树立起电子荒原,又或许讨论的问题本身就有待商榷……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场对于“讨论”的讨论。

1

对象

我们在讨论什么?

任何一场讨论都需要对象。

是什么使某个事件有了被报道的新闻价值?

又是什么让某件新闻进入舆论场引起广泛讨论?

似乎存在一个略显吊诡的现象:各个平台、APP越发割裂,但当我们真正有意识地搜集某段时间内被广泛讨论的事件时,又会发现它们是那样的单一而趋同。一个热点的爆发可以拯救千千万万个自媒体的KPI,反过来看,它反映出我们对于可被讨论对象的想象至少不太宽广。

实际上,我们关注并讨论某个现象,和它背后所指向的概念空间有关。讨论在从具体到抽象的不同层次间上下浮动。可以选择把重点放在对经验事实的核查判断上,但我们的讨论并不就此终结,再说从某种角度看“相信价值中立”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判断;或者有人相信要以此为由,哪怕不断反转也需阐明一些未被讲清的道理。

什么会进入公共讨论?

在社交平台尚未深入民众生活时,公共讨论的议题大部分由电视与纸媒的报道构成,这些议题往往与普世关注的社会价值相关,但民众的参与度并不高。

在移动终端普及的现代信息社会,仅仅中国已有9亿网民,民众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之中,但民众的广泛参与并没有使民众拥有更强大的公共议程设置的能力,买通稿、买热搜的存在使讨论的公共性面临质疑。

现在,什么样的话题会进入公共讨论?

我们是否有选择公共讨论议题的自由?

2

过程

我们如何讨论?

不同于古希腊时期的严肃辩论、铅字时代的书信答复,我们讨论的形式更为丰富多样,除了最直接的面对面交谈,留言评论、撰文互动等方式使交流更加便捷即时。正如波兹曼忧虑电视辩论下难以重现林肯-道格拉斯大辩论的严肃深入一样,有效讨论的展开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当前的讨论语境中,最多的依然是具有娱乐、文学或其他价值的语言,特别是公共说理的领域,能用于讨论和交流的语言缺乏,一些关键事物和概念首先就需要合适的词语来指代。粗糙的概括无法承载细腻的沟通和思辨。中国文化中有爱好巧言、追求微言大义的传统,但讨论并不是讲求妙不可言、只待自行意会,它恰恰是一个在双方实时互动中对每个细节都可以无限展开的过程,以求双方达成可以继续推进谈话的一定共识。

同时,当一个现象被广泛讨论之后,过程中产生的素材很有可能进入大众的语料库,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在今后的讨论中也可被举出作为例证。万物皆可“内卷”,可悲尽是“打工人”。标语是有力的,意象是鲜明的,但同时也是扁平的甚至危险的。我们需要在讨论之中和之后对这些成果进行反思和审视。

如何接纳别人的观点?

我们在过去讨论时都有社会身份预知的前提,而在互联网的讨论中,任何领域层次的人(但这里要考虑到算法的分群效应)都可能产生碰撞,这时我们如何接纳别人的观点,是因为他说得好、说得有道理,还是他借用了大家的话或论证,还是他偶然呈露出的表现社会身份的符号?

讨论双方的身份平等

在其中,讨论者的身份是一道门槛吗?

我们需要被赋予“讨论的资格”吗?

讨论当中出现的标签问题:

我们讨论,然后被分类

“贴标签”是讨论时常常出现的行为,而“标签”“主义”这样的一言以蔽之的非常粗略的词很容易阻止讨论的进一步进行,似乎只要我们标签相同,我们便是朋友,标签不同我们便是敌人。当然任何一种人都会被定性(即使是无法定义的人他也可以被“无法定义”这样的标签定义并归类),定性不是我们讨论的前提更不是目的,讨论的终点不是划分党派,不是你女权我男权。

一种新型讨论形式的出现

互联网业已发展二十余年,社交平台上的讨论逐步形成了属于它自己的模式:留言在文末或视频结尾,并可以对留言进行评论以及点赞,通过热度的转化将本无序的留言区转变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组合。任何试图加入讨论或表达自己看法的客者都需要过阅一遍既有评论,并如果不标新立异或特殊处理很难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会逐渐形成类似于“幸存者偏差”的误导可能。很多时候讨论不是一群观点的综合,而是一两个观点的无限放大。如此一来很容易形成“两军对垒”的情况。如果从细节去看,既有的讨论是会影响到后有观点的形成的,或说,后有观点很大程度上是既有观点的外衣。而既有讨论所带有的群众效应,也很容易使个体经验出现说服力不足或说服力过剩的情况。

讨论会形成意识形态的碰撞,并且是无法消解的。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样的现状?

这样的讨论形式你是否认可?它有什么优势和缺点?

3

意义

我们讨论,于是呢?

有人热爱讨论,自发组织学术平台提供讨论的机遇。有人厌恶讨论,认为讨论是一种对自我的消耗,知识完全可从书本中更系统地得来。

对讨论的反思,寄托着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对讨论的期待。我们参与讨论,对讨论依旧有智识收获的期许吗?抑或只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社会互动从而满足我们表态的欲望?如果我们想在其中有所收获,我们是否预设了收获新知,或者巩固旧识的结果?讨论是一个为了走到话题的终点吗,还是一段新的启程?

我们投入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也不妨停下脚步,甚至不妨退后一步,好好地讨论一下“讨论”本身。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关于讨论的讨论,这个话题既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社会现象或互动形式,亦可以认为是对我们本身讨论行为的一次反身的观察。

在交谈的时时刻刻,我们看似都在进行讨论,但是细究讨论的属性,它的概念边界又显得模糊。国际大专辩论赛与奇葩说式的辩论,他们都是讨论吗?向导师请教问题,这是讨论吗?催婚的母亲与坚持不婚的子女之间的交谈,这是讨论吗?讨论是否与双方的目的、立场、态度相关,是否与双方的关系相关,是否与讨论的结果相关?对这个问题的辨析,或许能帮助我们更珍惜“真正的讨论”,远离“虚假的讨论”。

那我们会问,什么是讨论?

FC|我觉得讨论是不以说服为目的而以某种交换、激发、碰撞为意义的交流与辩论。讨论是在与他人的融合接纳的过程中破除某种自我认知屏障或者在自我之中更为确定地排除另一种认知的过程。

Jerry|我认为讨论的目的是自私的,人们在讨论中从寻求认同到发现自身观点缺陷。但讨论的结果是公共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会影响到参与讨论和旁观讨论的人们的认知。

在社交平台尚未深入民众生活时,公共讨论的议题大部分由电视与纸媒的报道构成,这些议题往往与普世关注的社会价值相关,但民众的参与度并不高。在移动终端普及的现代信息社会,仅仅中国已有9亿网民,民众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之中,但民众的广泛参与并没有使民众拥有更强大的公共议程设置的能力,买通稿、买热搜的存在使讨论的公共性面临质疑。现在,什么样的话题会进入公共讨论?我们是否有选择公共讨论议题的自由?

盐|我认为公众选择公共讨论议题的自由和公众的信息渠道相关。如果我们主要是通过各类热搜、榜单关注时事热点,那我们几乎无法避免会被卷入设置的讨论议程里。即便是我们不感兴趣的议题,也会通过我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来裹挟我们的讨论。

QYH|还有驱动我们依赖的媒体生产信息的动力和它们筛选信息的标准是什么?它们可能会成为影响公共讨论议题的选择的因素。

DS|关于是否选择公共议题的自由,这让我想到现在无论是官方也还是流量都会刻意制造热搜,变相促进人们去讨论某一公众话题。所以对于接触信息渠道较为狭隘的大众来说,他们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关注世界的角度仍然是自由的。公共讨论並不一定意味着在大型社交平台如微博进行的讨论,比如今天我们举办的小炒,也是一众公共讨论,旨在促进大家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现象的反思。

盐|至于什么会进入公共讨论。相较于以前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娱乐信息的渗透性必然更强了,娱乐至死的担忧没有停止过。但是那些与普世在意的价值相关的社会议题还是有很强的发酵能力,比如拼多多劳资问题、货拉拉女生搬家途中离世问题等等,大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依旧是天然的。但是‘人造’热搜也让人想起关于娱乐话题和社会议题在争夺社会关注的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是,韩国作为娱乐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每当有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引发国民不满时,就会释放爆炸性的娱乐新闻,转移民众关注。

Q.Y.H|不过能够为公共关注的“热点”还是和某几个特定的软件/媒介密切相关,在讨论的开始环节即议题的选择上或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平台和交流方式可能会影响讨论交流的方式和结果,比如算法推送下大流量中心化,声音被更广泛传播;在微信群里有连续的时间流,对某个点回头反复讨论就有错位等等的问题,比较碎片...话说回来,我们对今天一个良好的“公共讨论”除了古典的广场式对话还能有什么想象...

隐德莱希|宏观层面上,媒体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对流量的追求也使得新闻报道难免具有媚俗性,而官媒的宣传和公权力的封杀无疑直接限制了公共讨论的边界;微观层面上,平台的推送机制造成了所谓信息茧房,也不由得让人怀疑:所谓公共讨论,究竟能否实现多元化,而不是各个群体的圈地自萌?

盐|这让我想起网上对微博一个比较强烈的批评是,微博会为容易激发对立情绪的议题引流,比如让某事件一直挂在热搜上。平台并没有展现出信息筛选和助力良性讨论的责任感,而是关注容易带来热度和用户活跃量的话题。如果主要依赖的是这样的媒体获取信息,还是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之中。

一川九乃|另一个问题是关于讨论的旁观者现象,在公众平台上发言,讨论其实不是局限在少数人群中,而是作为一种呈现,这种呈现感是否构成讨论的一部分?

比如在围炉进行的小炒,在之前是以小群形式,选择性的加入来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形式比较封闭,而目前变化成为在读者群中,是属于较为开放的,这是否会影响到讨论的性质,对讨论的影响又怎样?

Q.Y.H|跟着这个问题还有匿名与否、身份准入限制与否的必要性和作用。

盐|我理解中,讨论必须还是要参与其中的。讨论涉及信息交换,不参与其中进行提问和碰撞,存在一定误读的可能。呈现可能只是扩大这个讨论的影响力。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有更多人旁观引发了新的讨论,所以这个讨论的涟漪就荡漾出去了。比如锵锵三人行、十三邀等等。

一川|关于匿名讨论的话题,我觉得匿名会存在问题,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在QQ群里只要一匿名立马对话就出火药味,说出口的话不需要再负责,这样的讨论最终一定会走向崩坏。目前现在大家所能接受的更类似于一种“假匿名”。大家已经习惯了用昵称符号代替自己的真实姓名,但即使是昵称其实也是对应自己的社交账号,账号下所有的记号还是会被归类合并但完全式的匿名,会不会是种身份破坏?

Ideal|微博上即使不匿名,有了实名制,糟糕的言论依旧很多。

Fion Chan|一方面是因为交流渠道的距离感了,ch语音发言与发言者是更拉近的,也更提醒对方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个体。微博上的对话评论更多只强调发言主体的身分存在,只代表观点,而模糊了对话者的身份。

讨论|围炉成员

统稿 | 仇隽 蔡瀚毅 林嘉妍 戚依涵 

审稿|天天

图 | 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 | 李卓颖

matters编辑 |Marks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