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碎碎念
心的碎碎念

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心的碎碎念

蝴蝶效應看因果:探尋宇宙與生命本質!

物質世界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的,但我們把自己大腦中的東西,當作外界的東西。然後大腦又會分別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喜歡的,不喜歡的等等...
運動的規律就是因果的規律。——斯瓦米·維韋卡南達

說起因果,很多人緊跟著就立刻會在後面腦補兩個字——“報應”。所以人們一提到因果,慣性思維就會聯想到做了壞事而產生的結果。

然而,“因果”和“報應”這兩個詞,都是中性詞。正所謂:“有施必有報,有感必有應,故現在之所得,無論禍福,皆為報應。”它們都只不過是表達由一個因緣或原因所得到的結果或回報而已。這裡面沒有任何迷-信的色彩和成分。

好的因會產生好的果,壞的因會產生壞的果,不同的因,自然產生不同的結果,就是這麼簡單、正常的一件事情,何必想得即負面又嚴肅迷信呢?

人之所以迷信,是由於恐懼;人之所以恐懼,是由於無知。

佛學教導人們“不妄語”,正是要求我們不要隨意地解讀或曲解任何一個字,更不要去傳播這些被曲解的定義。

從狹義來講,因果就是一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簡單道理。

但從更深的層次來理解,因果又是極為復雜的事情,因為通常因和果極其復雜地互為交織在一起,完全不是我們想象和理解中的那個樣子,它往往是超越頭腦邏輯所能理解的範疇的,因為它裡面往往包含著太多我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

正如法國哲學家霍爾巴赫所說,“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關聯的,宇宙本身不過是一條原因和結果的無窮的鎖鏈。”

蝴蝶效應就是最好的例子——

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一隻蝴蝶扇了扇翅膀,對其周圍的氣流造成了一點極其微小的影響,而這一點極其微小的影響,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了美國某個地區的龍捲風。

美國氣象學家Edward N.Lorenz愛德華·洛倫茲在1963年提交紐約科學院的一篇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他指出: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這證實了事物發展的復雜性。他將蝴蝶效應稱之為混沌學效應。

這個例子也很好地說明瞭因果的不可見性。人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將蝴蝶振翅和龍捲風聯系在一起,但它們之間的確存在著某些“不可見”的必然聯系。

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因果,僅僅只在最表層的層面,類似於:因為我不小心,所以打碎了一個杯子......這是可見的、最錶面的因果。但是在更深的層次,還有我們不可見的因,那正是導致這個結果最根本的因。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看似偶然但並非偶然。在我們所能感知到的“偶然”的背後,一定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

宇宙間的一切,包括我們的這個身體在內,都是因果(因緣和合)的產物。或者說,宇宙間的萬物都在因果的循環中不斷地聚合、消散,再聚合、再消散,如此循環往復......

我們的眼睛所能看見的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宇宙間極其有限的一部分。我們以為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一切,但事實上,在整個宇宙的物質世界當中,我們眼睛所能看見的只有4%多一點,不超過5%。這個所見裡面,還包含了類似顯微鏡、哈勃望遠鏡之類的高科技儀器的輔助。倘若只是肉眼所見,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整個宇宙,幾乎是由暗能量、暗物質與原有物質(可見物質)所組成的。

在整個宇宙中,73%是暗能量,22%是暗物質,其它的原有(可見)物質只占整個宇宙的4.6%,在這4.6%中包含了原子、恆星、星系與生命(我們又是生命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

當我們每晚抬頭仰望著星空、當科學不斷發展,能利用哈勃望遠鏡來探索宇宙時,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探索到了很遠很深的地方,我們以為這就是宇宙的全貌。然而,人類目前的所知還不足整個宇宙的5%。

也就是說,在整個宇宙中,存在著約95%的不可見物質,然而我們卻並不知道它的存在。

因此,僅用感官來判斷世界,就和盲人摸象一樣愚昧和可笑。

感官最初的目的僅是為了生存的需要,大腦通過感官收集簡單的記憶,為了讓人能夠適應簡單的生活,它的功能僅此而已。但是,如果我們完全相信感官所呈現的一切,那就只能自欺欺人了。

泰戈爾曾這樣說,“完全按照邏輯方式進行思維,就好像是一把兩面都有利刃而沒有把柄的鋼刀,會割傷使用者的手。”

整個人類社會若僅憑感官和慣性的邏輯思維、不相信其它的一切,那麼人類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樣子。正是因為人類知道自己的局限,不停地探索,才不斷地發展出先進的科技——例如光學顯微鏡、哈勃望遠鏡等等來幫助人類擴大認知和探索。

科學的探索之所以沒有盡頭,正是因為人類存在的渺小,人類一直都在探索當中,然而,只要探索的腳步一旦停止,就立刻會成為固步自封的傻子。

一方面,我們不能完全依賴自己的感官來判斷這個物質世界,以為眼睛看不到的就不存在。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明白,即使我們能看見的東西,也未必就是它真實存在的樣子。只有從這兩方面著手,我們才有可能探尋到宇宙的本質、生命的本質。

比如,我們都認為自己看到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然而,這個世界真的有顏色嗎?如果我們對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多一點點瞭解,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太陽會發光,我們稱之為“太陽光”的這個東西,廣義的定義就是來自太陽所有頻譜的電磁輻射,或電磁波。

透過太陽光譜圖,可能會更為清晰:

總的來說,電磁波分為紅外線、紫外線和可見光。

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紅外線有微波、無線電波等,這些電磁波的波長長,能量低,所以對人體較無傷害;

紅外線有時也被用於醫療方面,但還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這些電磁波的波長短,波長越短的電磁波能量就越強,對人體的傷害也就越強。

而我們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赤橙黃綠青藍紫),就只有中間那小小的一部分,它們的波長在400-780nm之間。

在這個區間範圍里,HEV(400-450nm)屬於高能量的可見光,它對皮膚的氧化相當於UVA+UVB。還有我們常說的藍光的危害,也是由於它的波長在可見光內僅次於HEV,因此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非常大。

另外,在看不見的短波中,紫外線UVA能穿透皮膚的真皮層,造成皮膚的老化;UVB的傷害為UVA的1000倍,會造成皮膚的曬傷,致癌性最強;UVC通常能被臭氧層隔離,因此危害不大。這就是我們一定要做好物理防曬的原因了。

事實上,所有的光(電磁波)都是無色的,可見光之所以可見,是因為這一部分能被我們的眼睛捕捉到。

由上圖可見,長波的傳播類似於波浪型,而短波的傳播類似於鋸齒型,除激光外,其它所有光(電磁波)的頻率都是有長有短的,我們的眼睛之所以能捕捉到顏色,正是由於眼睛能捕捉到這些波長不同的光。

人對色彩的感知,是通過視覺神經通路完成的。這個通路非常復雜,其中負責感知顏色的是視網膜上的錐狀感光細胞,也叫視錐細胞,(下圖中感光細胞中紅色的部分)。

當人眼看到一個物體時,視網膜上的各種細胞立即展開合作,將復雜的視覺場景分解成各種參數,傳遞給大腦,再由大腦的視覺中樞還原視覺場景。在這個過程中,視錐細胞的作用就是分解色彩信息。

人眼的視錐細胞有三種,分別感受紅色、綠色和藍色。人眼捕捉到的每一個像素都被視錐細胞分解成RGB編碼傳遞給大腦。RGB編碼就是這樣來的。正常的人眼能處理三種顏色——即紅綠藍三原色系統。



由於視錐細胞的種類決定了色覺單元,所以人眼視覺和動物的視覺就會有不同的差異。

比如,大部分的兩棲類動物、鳥類、蝴蝶、魚類、蒼蠅等,它們都有比人類更發達的色覺系統,通常有有四元色及以上的色覺系統。

而很多哺乳類動物反而幾乎無法分辨顏色,比如牛、羊、馬、貓和狗等,它們眼中只有黑、白、灰三種色彩,就像我們過去的黑白電視機所呈現的畫面一樣。而我們常常看到西班牙鬥牛士拿著紅布,並不是因為牛對紅色敏感,而是因為它習慣於向任何移動的物體沖刺。

當這些光進入我們視網膜的時候,就會產生出各種顏色。而這些所謂的顏色,是眼睛將捕捉到的每一個像素分解成RGB編碼傳遞給大腦後,大腦的產物。

我們說花是紅色的,天空是藍色的,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五彩斑斕的,我們始終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外在的呈現,它是一個獨立於我們的外在世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大腦的主觀創造,是大腦的產物。大腦為何會產生出這種五彩斑斕的世界呢?正是因為光(電磁波)。

因此,物質世界本是無色的,我們之所認為獨立於自己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存在,都是意識的產物。

也就是說,物質世界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的,但我們把自己大腦中的東西,當作外界的東西。然後大腦又會分別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喜歡的,不喜歡的等等。

這是人類集體意識錯覺,但錯有錯著,正是因為這個錯覺,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千姿百態的世界當中。

當我們瞭解了這個事實之後,我們就會明白,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是我們自己創造的產物。那麼,自己想要怎樣的世界,就需要自己內在去改變,把內在變成想要的樣子,眼中的世界也自然會呈現出我們想要的樣子了。

對於我們不熟悉的一切,我們可以懷疑,但真正的和正確的懷疑,是懷疑一切,尤其是自己的思想產物。只有徹底地懷疑,才能深入地探索。這個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

雖然,懷疑、反對和排斥,是我們每個人的自由意志。但是,我們同樣也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

《三世因果經》中這樣寫道:“欲知前世因,則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後世果,則今生所為者是。”

那些過去的,看不見的,我們已經忘記的種種記憶,始終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現在,我們藉以業力展開此生的活動,但也受困於其中。

我們所有的起心動念,思想行動都無不在播種,我們始終在無意識中加深記憶的痕跡(業力),因此,總有一天,我們要收獲這一切。

對於過去,我們的確無能為力。但對於未來,我們能做的有很多。

每一個人,都在無意識地創造著自己的某種形象、某種性格。極少有人是有意識的。那麼,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去創造一個全新的形象和性格會怎樣?

我們是思想的產物,所以,我們要格外註意自己的想法,語言是次要的,思想是活的,遠行的。永遠將覺知放在首要位置,雖然舊的模式、舊的行動會一而再,再二三地將我們拉回舊有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它不會那麼容易被擺脫,但是,只要有覺知,我們就可以不斷地讓新的模式進入,直至替換掉舊的模式。這一切,都有賴於意識和覺知。

改變意味著從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覺察方式開始。如果我們想要領悟生命的法則,業力法則是最基本的法則之一。

愛默生曾說:“原因與結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無法割裂開的。因為結果孕育在原因之中,目的事先存在於手段之中,果實隱含在種子之中。”

用哲學的思維去思辨,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用智慧的方法去體悟。即使最微弱的覺知也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