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1xin
xu1xin

美国比较文学博士生在读。微信公众号「种树时刻」。

你的眯眯眼,不是我的小眼睛

谁还不是个小眼睛咋滴

最近,「辱华」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这一次,讨论的不是日本、地图等等,而是,眼睛。


《雄狮少年》拍广东舞狮少年,因为动画角色都是宽眼距小眼睛而被骂;「三只松鼠」两年前的广告被翻出来,认为模特的“眯眯眼”妆容是在丑化国人。然后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去谴责模特本人,「长得辱华」。


这发子弹来得有点突然,子弹背后的故事更是云里雾里。时尚和辱华涉及几个层次的概念和价值判断,并不是单纯的线性逻辑的关系,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更和辱华有质的区分。


先谈这次事件的主题词——辱华。


为什么《雄狮少年》的主角和“三只松鼠”的广告模特都会被视为辱华形象?


这首先和傅满洲的形象有关。


「傅满洲」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萨克斯·罗默 (Sax Rohmer)创作的一个虚构的反派形象,最早出现在《傅满洲博士之谜》一书中。里面的傅满洲「长着莎士比亚式的眉毛,撒旦的面孔,长眼、细胡须,闪着绿光」,是「世界上最邪恶的人」。这一形象相关的书籍一经推出便开始畅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西方人心目中对中国人的印象:精通欺诈、内心邪恶,代表着神秘与黑暗。


这一形象的火热与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一致的。在那个时代,他们听到的中国人是火烧教堂、屠杀传教士的义和团拳民,而在西方帝国主义开启侵略战争的时候,塑造一个负面的中国形象显然有利于合理化欧美诸国的行为。可以说,「傅满洲」形象的出现,是西方偏见和列强利益的产物。他被称为是「黄祸」(yellow peril)的化身。


很快,「傅满洲」的形象从书本走到了银幕,电影《傅满洲之谜》把这个形象塑造成了宛如伏地魔一般的反派大IP,他的特征就是眼睛细小狭长、眉毛浓黑直通太阳穴、八字胡垂过下巴,而在很长时间里,这样的形象都被视为中国人的代表,「眯缝眼」在不同的语言里也相应成为对中国人的蔑视性称谓,因为它不仅是生理特征的描述,更有狡诈阴险性格的内涵。


这也就是1980年代美国亚裔抵制「傅满洲」形象的原因,因为其背后种族歧视的意涵太过明显,而不应该被一直呈现。


那么,当我们三只松鼠广告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担心,担心外国人的种族歧视被内化,成为我们内部的「辱华」?



当然是。特别是当我们将几张图片并列起来,会发现模特本身的长相其实并不是上眼皮全覆盖而双目无神的感觉,但广告的装扮却大大强化了她的小眼睛,让它们呈现出细小狭长的特征,模特的表情也并不和善,这很难不令人觉得是在迎合西方的审美,而强化对于中国的负面的刻板印象。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审美维度的问题,但却被人拿来与睢晓雯这类超模的形象作比,甚至有人冲到她们的微博底下去谴责她们「长得辱华」。




这就把时尚、审美、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混为一谈了。


我们首先来谈时尚的内在逻辑。


齐美尔的定义是:「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为什么呢?时尚往往从享有较多资本和财富的一群人开始,他们通过穿不同寻常的衣服、用个性化的装饰、做独一无二的事展现出自身所在的阶层,紧接着,因为大众对于贵族化和高阶级的向往,这种特殊的品味开始向较低阶层的人蔓延,继而形成时尚的潮流。而当这个时候,社会上层阶级迅速抛弃了这种时尚,而转向另一种可以构成阶层区分的装扮和处事模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时尚的轮回”。


换句话说,时尚,是一种划分阶层的工具,它首先代表着的是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别开来的「品味」。


所以我们看到的「时尚」往往是制造出来的结果,制造的目的并不是「符合大众审美」,而更多的是「区别于大众审美」,只有这样,时尚本身才能成为「独特」「前卫」「先锋」的代表。


所以,无论在哪个国度,时尚就是一种权利的不平等,它充满了定义与被定义、审视与被审视、判断与被判断,从哪个方面讲,它都不可能代表一种「大众」的结果。审美,特别是时尚界的审美,本身就含有「物以稀为贵」的逻辑。


所以,在高鼻梁、大眼睛的西方人眼里,东方人的单眼皮、小眼睛、高颧骨就是特别的,也就是西方时尚界推崇的美丽,是他们的「品味」。


这一切都可以理解,但确实也令相当多的中国人感到不适,我们不希望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只有小眼睛和单眼皮那么简单,中国人不想被这样「代表」。


很多人因此提出,高鼻梁、大眼睛的中国明星也很多,为什么没有西方人推崇?


首先我要说,西方人并没有觉得这样的长相不美。在早些年的一个路采视频中,外国人认为Angelababy和FBB都很美,比吕燕和李宇春美。


这是西方路人对中国女星长相的投票结果


她们的发展路径并不在时尚上,她们想要占领的影视平台也并不在欧美。她们在国内才是独特的。


为什么呢?仍然是「物以稀为贵」的逻辑。


不可否认,中华民族的原生长相的确有一部分是小而细长的眼睛,这一点,我们看《仕女图》、兵马俑、陶俑都可以看出来。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会去进行双眼皮的手术。所以,当我们看到面部立体度高、五官光彩照人的脸颊,当然会觉得羡慕,当然会觉得「这才是明星!」


所以,未必是欧美不选择我们喜欢的明星,而是我们推崇的明星并不需要去国外发展。相对的,能在国外走火的明星,可能正长了一张在他们眼里「稀少」的脸。


换句话说,因为民众长相的不同,而导致了对明星的审美差异,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平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而选择不同的人生赛道,明星们自然也应该有权利选择她们自己的「美丽赛道」。


差异没有对错,错的是无法忍受对方和自己喜好不同。仅从审美上讨论,无论是「中国人长成这样根本不美」还是「中国人就应该这样才美」,都是一种把对方视为异端的态度,两者没有区别,都充满了戾气和歧视。


讲到此处,我希望我已经把审美偏好和种族歧视两个概念厘清了。而《雄狮少年》所涉的,又与这两个议题不同。


如果说三只松鼠的广告还是可供解读的画面,《雄狮少年》的导演就直接给观众递了把刀:


身为一个广东人,我深深叹了一口气,您这样说话,是要得罪谁啊?


这部片子里的少年少女虽然眼睛小,但却充满了活力和神采,与面色冷峻、目露凶光的眯缝眼「傅满洲」有着极大的不同。而且,一部动画电影往往经历了千百人的加工,是否可以将此罪完全归于导演尚未可说。作为一个二次元的作品,《雄狮少年》呈现的形象还与日系动画中人均幼态大眼的长相不同,展现了小眼睛的可爱。这些都是优点,但导演这番话就直接把自己推到了「地狱刻板印象」的坑里。


且不提大众对于这类长相的观感,单看电影内容来说,这几位留守少年舞狮的一个原因,不就是藏在面具下无人看见他们的长相吗?影片明明展现了少男少女们扬长避短、为梦想奋斗的努力,导演却说这是身边人的长相,这不就直接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了吗?谁会想要被「藏在狮尾」的长相来代表呢?


小眼睛当然可以是美的,刘玉玲、奥卡菲娜和章子怡、周迅各有各的风采,不存在普世意义上的谁高谁低。


丑陋的不是小眼睛,而是太多人自以为拥有了对美丽的定义权,又把这种定义的权力上升为屏幕后的戾气,既不尊重个体差异,也不尊重文化差异。他们拥有的并不是审美的权力,而是另一种类似于种族歧视的暴力。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不等来日方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