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妤 Alicia Chen

@yingyualicia

【場外手記】在場:為什麼需要到前線?怎樣才算前線?

作為一位這個當代傳遞故事的寫作者,保持這樣的流動狀態,讓華文的讀者更容易理解一群在遙遠陌生國度生活的人們,他們的感受和情緒,了解他們如何應對災難,如何面對戰爭的複雜和殘酷,如何抵抗(或無力抵抗),以及從中找到和我們的共鳴與連結。於我,這樣的「在場」就有其價值和意義吧。

煙硝散盡之後,黎巴嫩漫長的公民抵抗|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很多人覺得黎巴嫩的多元是個問題,我覺得恰恰相反,多元就是我們的認同。」

戰時,暫時:貝魯特到大馬士革路上(四)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不得已回家的,與開心終於回家的敘利亞青年。

戰時,暫時:貝魯特到大馬士革路上(三)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可回去嗎?安全嗎?要不要試看看?許多敘利亞人都在問。

戰時,暫時:貝魯特到大馬士革路上(二)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我對在烏克蘭所經歷戰爭的人感到很抱歉,我們就是經歷過戰爭的人。」

戰時,暫時:貝魯特到大馬士革路上(一)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戰爭11年,敘利亞人的逃離、停留和返家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