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轉圈圈
圈圈轉圈圈

追劇、塗鴉與閱讀,透過戲劇觀賞他人的人生,藉著圖文記錄自己的生活,孜孜不倦於書中尋覓人生的無限可能。[email protected]

共讀心得分享02_《史托納》_一輩子的追尋

進入本文之前的小碎念:

自從和馬特市友人開啟共讀後,又找回了專注閱讀的模式,拾回了往日的閱讀速度,讀完後還會因為很想討論而督促自己趕緊寫分享文,寫完就可以盡情去看其他人的書評和心得啦。有拖延症的人或是閱讀三心二意重病患者,強烈建議找人一起共讀,真的會不藥而癒喔(燦笑)。

史托納》(Stoner)(電子書)一書講述的是威廉·史托納的一生,此人沒有什麼豐功偉業可以陳述,他只不過是個小人物,我不太理解這樣的小說有何吸引人之處,但因為@Viner 在閱讀過程中多次提及此書多麼值得一讀,讓我按奈不住好奇心,便提前購買並打開看了十幾頁,明明也說不上哪裡好看,卻讓我隔天一直掛念著,想著再多看幾頁,所以我必須說,這本小說有毒(魔力),讓人不禁一路看下去,結果我最終還是擱下原本正在閱讀的書,兩個晚上讀完了這本小說。

(溫馨提醒:內文有劇透,想閱讀又不希望先得知部分劇情的人建議勿入)

啟蒙與全新路程

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
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

家中貧瘠的土地讓史托納走出田地走出家鄉進入感覺不屬於他的校園去學習農業經營,和一般人一樣都經常處於對未來沒有規劃的不確定感之中,誰都沒料到他會因為一門課受到啟發,轉而踏進文學殿堂,開啟他重生、追尋的道路,掙脫那些可能繼續壓彎身體的勞力活,揮別與土塊為伍的日子,在學校裡找到歸屬感,在學術領域中安頓靈魂。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史托納的人生中也歷經了多次轉折。離家求學、學習領域的轉換、結婚、生子、房貸、職場鬥爭與理念守護戰、歷經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朋友家人的死亡、退休、病痛……。站在每一個選擇的交叉入口,史托納總是很認真地思考,作出決定後便面對與承受。但他仍偶有盲目與蠻勇、懦弱而逃避的時候,比如婚姻。

前面還不太能感受到史托納這個人的溫度,直到戀上妻子而盲目笨拙地追愛、與教授辭別時的哭泣等,情感面才突然立體了起來。

史托納的一生中,大概唯有在婚姻(愛情)這方面做了較多的妥協與逃避,在其他方面,比如職涯、參戰與否、系上鬥爭等,某個程度來說他忠於自己的選擇,守護了自己的理念,無論那些選擇為他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

雖然現實許多無奈與打擊讓他時有麻木無力之感,但他有個可以寄託靈魂的領域──這大概也是我最羨慕史托納的一點。能夠在年輕時便找到一件由衷喜愛的事物,成為困頓之時的避風港,願意全身投入、一談起便精神奕奕散發光芒、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並以此為一生的志業,燃燒到最後未曾熄滅,光是這點就稱得上幸福的人了。所以,看到他說出「我在這個大學教了快四十年的書。如果我沒當老師,我不曉得我會做什麼。如果我不教書,我可能……」他頓了下來,彷彿很茫然。然後他做了結語,「感謝大家讓我教書。」真是羨煞我了,不知道我到退休年紀時是否能有這點幸運能說出類似的感言呢?

他與她、她

除此之外,史托納有個還算維護自己的老友,有過真正相愛的人,但,伊迪絲沒有。

伊迪絲無疑是個可憐的女兒,也因而成為失敗的妻子、失控的母親,有時近乎可惡的程度,但也因此更令人同情。她不斷在苦苦掙扎,獨自一人。婚前那唯一一次的自我表述,史托納將之解讀為一種求救訊號,表面上他將她從保護區帶了出來,卻未能引領她走出內心的牢籠,伊迪絲非但未能得到救贖,還綑著丈夫與女兒一同深陷泥沼。

在這段災難般的婚姻中,兩人在反覆衝撞撕扯後選擇逃避。幾乎不參與對方的生活,一參與便是修羅場,反而缺席成了最好的選擇。伊迪絲一開始的僵硬詭異和後來各種近乎歇斯底里、令人狐疑難解的行為,讓我不斷回頭去看前面那幾段關於她前半生的表述,愈看愈是理解,也愈心痛。

我不確定她究竟有沒有一刻真正愛上史托納(應該沒有),但我終於明白,那來得倉促且堅定的結婚意願只不過是意圖擺脫原生家庭罷了(其實在意會過來之前,我一度懷疑她是同性戀)。想必有人覺得這種想法很熟悉?現實中,的確有很多子女便是藉由遠地求學、求職或結婚來脫離父母的掌控。有些人因此獲得解脫,但伊迪絲少了這點運氣。

「對自身的身體機能不甚了解,她一生中沒有一天獨自照顧過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有可能要對另外一個人的幸福負責。」但她告訴未來的丈夫,「威廉,我會努力當你稱職的妻子的,」她說,「我會努力的。」走進婚姻生活後,也如她所說,她真的很努力,但她愈努力,愈是傷人傷己。

過往種種如夢靨般糾纏著她,像一個模範生般不斷追求一個在別人(社會)眼裡標準的、正確的、完美的稱職妻子,但人終究必須承認,沒有什麼樣的活法是絕對「對」的。伊迪絲即便脫離了原生家庭,仍舊循著之前那套標準裡「對」的路線走,殊不知當她決定為了逃離而選擇嫁給根本不愛的人那一刻,就一腳踏上「錯」的道路。走錯了路也不算絕路,偏偏受到封閉保守道德教育的侷限讓她找不到修正的道路,結果東碰西撞非但沒有好轉,自尊又讓她無法接受自己的軟弱,開不了口坦承與求救,反而成了難以捉摸、反覆不定的情緒炸彈,成了這個家庭精神上的施暴者。婚姻於她而言是一種難以承受的責任,另一座寂寞的牢獄。

父親的死似乎出現了一線轉折的契機,她在那個度過成長期的房間裡跟過去告別,好似從中獲得了解脫,是,我想是的,她心靈的某一處肯定有種釋然,只可惜這並未讓她就此擺脫過去的枷鎖。她又轉個向去試,她說自己不一樣了,但改變談何容易呢?外表的改變或刻意改變的行為與形象很簡單,形塑人格的童年與青春期的桎梏卻難以掙脫,至始至終她還是被那些早年加諸於身的框架牢牢地束縛著,以至於她一次次以為自己找到一條路可走,卻條條通向死胡同。最終,在女兒身上複製了自己的悲劇。

葛瑞絲,對於她的描述比重不如伊迪絲,但我覺得她是書中最令我憐憫不捨的一個角色。那個短時間發胖到迅速瘦身背後的心理因素、當「如果妳希望我留下來,我當然會。」、「沒關係」、「真的沒有關係,我不想麻煩任何人。」、「你和我,我們現在可以講話了。」、「無所謂的,爸,完全無所謂。」這些順從、淡漠不在乎、自我放棄的簡短話語從她口中說出時,我感到無比心揪,必須讓自己從文章抽離大口呼吸後才能再回到故事裡。看著原本可以有不同命運的孩子,在父親沉默(逃避、缺席)與母親的操控(情緒勒索)中失去笑容,小小年紀便活在絕望之中,不斷沉淪,讀到文末也未能看到希望之光。(其實不難發現,伊迪絲的母親也是銬在這條鎖鏈中的人之一,如果沒有打破那套負面、禁止的道德教育,這悲劇將會不斷重演。)

悲觀的我忍不住有了這樣的念頭:像伊迪絲與葛瑞絲這樣在這個看似斬不斷的迴圈裡繞不出路的女人,是否注定與平凡的愛(幸福)絕緣呢?如果她當初是嫁給自己愛的人,追尋的過程是否能不那麼艱難、那麼無助、那麼受傷?結果是否能有所不同?

生命終點

他開始懷疑過去的生命是否活得有價值、是否曾經活得有價值過。他懷疑每一個人都會在人生某個時刻遇上這個問題;他想知道當他們像他一樣遇上這問題時,那股力量是不是一樣地無情。

史托納在人生終點回顧起自己的人生,懷疑自己是否曾經活得有價值。其實這問題對史托納並不無情,他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無疑是曾經留下個人價值的。人生有失亦有得,嚴格來說我認為他的一生過得不算太糟。甚至在最後與伊迪絲度過一段寧靜的日子。我不禁想,人們似乎總是在行將就木時才能彼此寬恕、和解,實際上那些曾經可能擁有的美好生活並不真的離我們這麼遙遠,卻總是要到臨死前才能短暫擁有,有點可悲呢。

讀完此書,我在腦中倒帶重播了史托納、伊迪絲與葛瑞絲這些愛恨交雜充滿無力感的人生,感到惆悵不已。雖說人總是會想辦法找到出路,但是我試著想像了一下,史托納離世後,這對已經失去掙扎力氣的母女,往後的日子會如何呢?想像力匱乏的我看不到曙光,但……又或許能成為另一個轉折的契機?也只能相信人還是要活著走下去才有不一樣的可能。(勉強轉為正向一點)


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在於,明明不是懸疑類,閱讀過程卻會莫名一直想翻下一頁,整個故事有起有伏卻稱不上高潮迭起,但讀完之後的後座力很強!甚至沉澱幾天後,我總會想起那個死後三天才被發現且沒有家人及親友來服喪、唯有一名學生為他掉眼淚的史隆;或是連心靈都受困於殘缺身體、孤立與羞恥感讓他一心一意維護尊嚴而所作所為令人氣得牙癢癢的羅麥司;也會想起生活在底層連掙扎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唯一一絲寄託的兒子追尋自己的路去了仍選擇支持、人生猶如耕種一輩子卻日漸貧瘠的那塊田地般一片荒蕪最後無聲凋零的史托納的父母

我很難在毫無劇透下分享這本書,但刻意略過了許多細節與人物不提,保留給還未閱讀的人。相信每個讀者或多或少會在作者筆下這些小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分別在伊迪絲、葛瑞絲與羅麥司身上看到了一小部分的自己。你/妳呢?

最後,再說說作者,文字功力了得,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行文力度恰到好處沒半句廢話,明明沒有激情的文字,平鋪直敘卻讓人讀得內心波動不斷。比如死亡,閱畢後我又回頭看了一次文中出現的幾次死亡,每一次的呈現方式都不太一樣,都沒有瓊瑤式的哭喊或撕心裂肺的痛哭,平淡的描述、精簡的篇幅,卻寫得我悲傷久久不退。他的文字,也有毒(魔力)。



個人回顧專用大家可略過不讀的<摘錄>

1.他對待大學學業就如他對待農莊上的工作一般,徹底、負責,不帶喜悅,卻也沒有感到半點痛苦。 他對未來沒有規劃,也沒有對別人提及他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2.他沒有朋友,且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孤獨。
3.他會想起他的父母,但是那種陌生感,就如同他對過去的自己所產生的陌生感差不多;他對他們有一種矛盾的憐憫,及一種疏離的愛。
4.他想著他要告訴父母的一切,第一次感覺到這是一個不能逆轉的決定,而且幾乎希望能反悔。他感覺到他無能力達到他不顧一切所選擇的目標,也同時感覺到他所遺棄的世界對他產生的吸引力。他對於自己以及他父母所失去的感到悲痛,甚至在這悲痛中,他覺得離他們越來越遙遠。
5.你會在我身上看見那仍在發熱之火/燃燒著他青春的灰燼,/它必將熄滅於病榻之上/耗盡了維生的養分。/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
6.「你怎麼知道的?你為什麼那麼確定?」「那是愛,史托納同學。」史隆開懷地說,「你在熱戀中,就是那麼簡單。」
7.但擺在威廉·史托納面前的未來卻是一片光明、確定而且不可改變。對他來說,未來不是一波接一波澎湃的事件、變遷,或者是可能性,而是一片等待他探索的疆域。對他來說,未來是雄偉的大學圖書館,在本質上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加建左右兩翼、舊的藏書會被移走以容納加添的新書。他在已經決定投身、卻不完全瞭解的大學中看見自己的未來,他知道自己會在那個未來裡改變,而他視那個未來為改變自己的工具,而不是被改變的對象。
8.他開始厭惡花時間在富特家的農莊工作。由於起步較晚,他對學習有一種迫切感。有時候,他浸淫在書本裡,才意識到他所不知道的、他所未讀過的一切;每當他體會到短短的一生不足以讀完該讀的書、學完該學的事時,便感到他辛勞付出所換得的寧靜在瞬間粉碎。
9.馬斯達說,「因此上帝、或社會、或命運、或者是任何一個名字都好,為我們創造了這個簡陋的房子,讓我們可以逃離暴風雨。大學是為我們存在的,為世界上一無所有的人存在的,不是為了學生、不是為了無私地追尋知識、不是為了任何你曾經聽過的理由而存在的。我們提供了理由,然後讓少數幾個在外面世界頗為吃得開的平庸之輩進來,但那只是大學的保護色。就好像中古時代的教會,他們才不管那些平民信徒,甚至也不理會神,我們偽裝,是為了活下去,而我們會活下去──因為我們必須要。」
10.如今戰爭已在他眼前,在他們所有人眼前,他才發現內心有一份強烈的冷漠感。他討厭戰爭為大學帶來的混亂,也無法在身上找到十分強烈的愛國之心,也無法讓自己憎恨德國人。
11.一場戰爭不只殺死幾千個或幾萬個年輕人,它殺掉一個民族內在的一些不能彌補的東西。如果一個民族經歷過夠多戰爭,它很快地只會變成野獸,那種我們,包括你、我、及其他像我們的人們,成為在泥淖裡撫養長大的生物。」經過一段頗長的沉默後,他輕輕地笑了一下,「一個學者不應該被要求毀滅他一生企圖要建立的東西。」
12.「那麼你是有權選擇的,你要為自己做選擇,不消說如果你決定入伍,戰事結束後可以歸建。如果你決定不入伍,你可以繼續留在這裡,這當然對你沒有特別的好處;但有可能對你有壞處,不論是在現在或者是未來。」
13.「你一定要記住你是誰、你選擇未來要變成怎樣的人,以及你現在所做的事有多重要。人類參與了很多戰爭,有勝有敗,但都不是軍事上的,也不會被歷史紀錄下來。你在做決定時要記住這一點。」
14.他從來沒有內省的習慣,並覺得檢視自己動機這回事極為困難,也有一點令人厭惡。他覺得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給自己,他的內心也沒有什麼值得挖掘的東西。
15.一九一八年的夏天,他老是想著死亡的事。馬斯達的死對他的震撼,是超乎他願意承認的,而美軍在歐洲陣亡的首波名單也陸續公佈。他以前想到死亡時,會把它視為一種文學事件,亦或是緩慢及寧靜的時間對不完美的肉身所做的耗損。他從來沒想過死亡是戰場上激發出的暴力,是破裂的喉嚨噴出的血花。他苦思著這兩種死亡的差異,及這些差異的意義。他感到一種苦澀在他心中油然而生,這是他在摯友馬斯達的心靈上曾瞥見過的。
16.在他更了解她之後,他更加了解她的童年。他了解她的童年是那個時代和環境下的標準形式。她能接受教育的前提是她得以被保護,使人生中醜惡的事件不會干擾她的生命;她能接受教育的前提,是除了當一個優雅的、成功的、被保護的飾品之外,她再沒有其他的任務了,因為她屬於一個視保護為神聖任務的社經階層。
17.她上私立女子學校,學習閱讀、寫作,及簡單的算術;在她的休閒時間,她被鼓勵去做女紅、彈鋼琴、畫水彩畫,及談論某些較為溫和的文學作品。她也被灌輸一些有關穿著、儀態、淑女用語,以及道德等的知識。
18.她的道德教育,不論是在學校學的或是在家裡教的,都是負面表列的思考方式,立意在於禁止,而且幾乎都是和性有關的。然而,性慾一環是間接習得的,而且是不被認可的,因此它充斥在她不同層面的教育裡,其能量大部分來自隱性的、沒說出口的道德力量。她瞭解在未來她對丈夫有一份責任,而且她必須要完成它。
19.她擁有一段過度拘謹的童年,甚至連最平凡的家庭生活也不例外。她父母以一種帶著隔閡的殷勤對待彼此,她從未見過他們之間有憤怒或愛這種自然的情緒波動。憤怒等於好幾天客氣的沉默,愛則是彼此一句合乎禮儀的情話。她是獨生女,寂寞是她最早的生命情調之一。
20.她一直無法面對難看的身材和使她尷尬的性別特徵,這更加強了她羞怯的個性。她在學校與同學疏遠,在家裡沒有傾訴的對象,越來越向內心裡鑽。
21.就像很多男人一樣,他認為他的成功並不圓滿,他有一種不尋常的虛榮感,對自己的重要性極度著迷。
22.她屬於典型的南方女性,在有著優良傳統卻家道中落的環境裡成長,總是推定家庭素質不符生活環境所需。在這種生活下她期待著情況會有所改善,卻又無法明確說出要改善什麼。她帶著一種習慣性的不滿與賀拉司.伯思威克結婚,讓不滿成為她的一部分。她滲透各層面的不滿與痛苦年復一年地增加,已經沒有任何解藥可以舒緩了。
23.他也不能跟她談及他認為她是不快樂的。他試圖這樣做的時候,她會視為那是對她的能力或對她這個人的懷疑,她會憂鬱地與他疏離,就如同他跟她做愛時一般。他把這種疏離歸咎於他的笨拙,並認為應該對她的感受負責。
24.也由於他沒有家人及親友來服喪,當靈柩緩降到墓穴時,只有史托納在哭泣,彷彿他的哭泣會減低這最後安息的寂寞感。他也不知道他是在為他自己、為他部分歷史及他的青春的入土,或是為了這曾經裝載他所愛的人的可憐殘軀而哭泣。
25.他下車並看著歌頓駛離他家,強烈地體會到另一部分的他,以及他的過去,已經慢慢地、幾乎不知不覺地離他而去,並沒入黑暗裡。
26.之後幾個星期,大家很明顯地了解到羅麥司沒有意願融入密蘇里州哥倫比亞的社會、文化,及學術的習慣。雖然他對同事有一種偽裝的親切,但是他從不接受任何社交的邀請,也不主動擴大他的社交圈。
27.他說到他身體的殘缺將他迫入孤立之地,也說到他無法理解也無力抗拒的羞恥感。他也說到他日以繼夜地獨自在房中,以閱讀來逃避扭曲的身體所賦予他的限制,漸漸發現到一股自由的力量,而當他了解到這股力量的意義後,它便越發強烈。
28.他知道羅麥司曾經經歷過一種轉變,一種透過文字而獲得卻不能形諸於文字的頓悟,就如同他在阿契·史隆的班上所經歷過的一般。羅麥司的頓悟發生得早,而且在他個人身上,所以它幾乎已成為他的一部分,其程度尤過於史托納。但其結果的重要性,於這兩人極為相似,雖然他們可能都不願意向對方,甚至是對自己承認。
29.他站著看了很久,感到一陣疏離的憐憫、勉強的友誼、熟悉的尊重,也感到一股令他厭倦的悲哀,因為他知道他眼前所見已經不再讓他迸發出他曾經有過的慾念,也知道她的存在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讓他感動。
30.當他在書房施工,當他的書房日漸成形,他在裡面工作時,他才體會到多年來連他也不曾發覺的、深藏於內心某處的一個影像,彷彿那是一個難以啟齒的秘密。他很清楚這個影像是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實際上就是他自己本身。因此,當他在建構自己的書房時,他是在試著定義自己。當他為了做書架而打磨著舊木板時,他看見粗糙的木板變平滑,灰色霉斑被刨掉後恢復原木豐潤的紋理及質感,當他修復舊家具並安排它們的位置時,他實際上是慢慢地在形塑他自己,把自己重新組合,讓自己變得可能。
31.伊迪絲沒有像他曾經期望過的一般參與他大部分生活。實際上,他們彷彿陷於僵局而進入了漫長的休戰狀態。他們大部分的生活沒有交集,伊迪絲將沒有訪客的家保持得一塵不染。
32.他發現不斷重複的道歉不但難以解釋清楚,反而更強調了她的不在場。他選擇不再說了,希望他的沉默比努力解釋來得體面。
33.他的生命中除了伊迪絲的缺席外,其他一切都差不多是他想要的。
34.後來他瞭解她只想死,而且想死在她居住的地方。他知道讓她做她想做的事,是她應得的一點點尊嚴。 她說話時史托納清楚看到,她好像也死了一般,她的一部分已經永遠隨丈夫進入棺木裡,不會再回來了。
35.他環視那一小片埋葬著無數像他父母的人的荒蕪無樹的墳地,並循著平地往農莊的方向,向著那個他出生長大的,他父母消磨一生的地方看去。他想到年復一年他們為那片土地付出的代價,而它卻毫無改變──或許是更荒蕪、更吝於回饋。毫無改變。
36.他們的生命耗費在無趣的勞動、意志力的崩壞、智力的麻木。現在他們躺在他們貢獻了生命的土地裡;慢慢地,年復一年,他們會被吞噬;慢慢地潮濕與腐敗會侵擾裝載他們的松木,慢慢地碰觸到他們的肉體;最後會消耗淨盡他們最後一絲所有。他們會成為那片他們很久以前曾經貢獻他們生命的無情土地的毫無意義的一部分。
37.伊迪絲離去後的前幾天,空蕩蕩的房子異常地令人心神不安,讓史托納感到意外。但他慢慢習慣了這種空虛感,並開始樂在其中。不出一個禮拜,他覺得那是他多年來未嚐過的快樂,而想到伊迪絲終有一天要回來,心裡便感到一陣淡淡的遺憾,他已經不需要掩飾這種感覺。
38.他沒有和伊迪絲談及她新的行為模式。她的活動只讓他感到些許厭煩,然而她似乎十分快樂,雖然有點過了頭。但畢竟他是該對伊迪絲的人生新方向負責任的人,他一直無法在他們的共同生活中或婚姻中為伊迪絲找到任何意義。因此,當她在和他不相干的空間裡找到任何的意義,或走向一條他不會走的路時,她是正確的。
39.他們的生活已經到了甚少談及自己或對方的狀況,不然維持在兩人之間共同生活下去的微妙平衡會遭到粉碎。
40.伊迪絲使用她的聰明和技巧,使他無法找到一個可以合理埋怨的原因。那個晚上她突然近乎野蠻地闖進書房,史托納回想起來覺得那宛如一場突擊。其後伊迪絲的策略轉變成更間接、更平靜、而且更全面,是一種以愛與關懷作為偽裝的策略,使人無法抗拒。
41.大學就像是個療養院,一個給一無所有的、殘廢的人遁世的庇護所。他說的殘廢的人不是指華爾克。他會認為華爾克代表著外面墮落的世界。我們不可以讓他進來。如果讓他進來了,這裡就與外面的世界無異,一樣地不真實,一樣地……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他關在外面。
42.然而他的心靈無法任由自己的心意牽著走,往往面對著書頁,卻心不在焉,更常發生的,是發現自己頭腦放空,呆呆地凝視著前方,彷彿時時刻刻他心中所知已被淘空,彷彿他的意志力已然流失。有時候他感覺自己像一棵植物,期盼著某種東西──甚至是痛苦──可以戳他一下,讓他活過來。
43.他開始懷疑過去的生命是否活得有價值、是否曾經活得有價值過。他懷疑每一個人都會在人生某個時刻遇上這個問題;他想知道當他們像他一樣遇上這問題時,那股力量是不是一樣地無情。
44.他相信這問題源自他年歲的累積、他所經歷過的無數機緣與境遇,以及他對此種種的體會。他因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學問來理解這一切而感到一陣陣淒涼而反諷的樂趣:終究,一切將變得無用與虛空,包括讓他有此體會的學問;一切將回歸至不曾被改變過的虛無縹緲。
45.初戀的情人並不是他最終的愛人,而且愛不是目的,而是一個人企圖瞭解另外一個人的過程。
46.自從他步出歌頓·芬治的辦公室的剎那,內心深處的麻木感擴散開來,他便知道他生命的一部分已然結束,而他卻能以平靜的心情看待一部分的自己逐步邁向死亡。
47.儘管他冷淡看待他的先人,但他對自己生活的時代十分關注。在那十年間,很多人的臉上是徹底的冷酷與沮喪,彷彿如臨深淵,這對威廉.史托納來說是一種熟悉的表情,熟悉得像平常呼吸的空氣一般,因此他反而看得出一種普遍絕望的訊號,那是他從小就體會到的。他看到善良的人慢慢走上絕望之路,人隨著理想生活的破滅而破滅;他看見他們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眼神呆滯模糊得像塊玻璃碎片;他看見他們帶著從容赴義的傲氣走到別人家的後門,為了乞求一片麵包,好讓他能夠再有能力乞求下一片;他看見那些曾經抬頭挺胸忠於自我的人,以嫉妒和憤恨的眼睛盯著他,因為他在一個永遠不會倒閉的教育機構裡享受著終身聘用的可恥保障。
48.一股隱隱的對人類共同困境的哀傷,一直與他生命的每一刻糾結在一起。
49.一九三七年的夏天,他過去對研究與學習的熱情再度燃起,再次回到唯一沒有背叛他的學術生活裡。這位不年輕卻又不算年邁的學者,內心充滿奇怪而脫離自身軀體的熱情。他發現儘管他身在這麼絕望的時刻,但他卻沒有偏離過去的生活太遠。
50.總是自我封閉的伊迪絲,人到中年便日益冷漠且心不在焉。她上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史托納的短暫攻擊時,火力極為猛烈,之後她便像鬼魅一樣退入內心最私密之處,從此再也沒有完全走出來。
51.這次攻擊的影響,相對於它在時間上的長度,是不成比例的。
52.她的食量沒有比以前多很多,卻開始喜歡吃糖果,而且放一整盒在自己房中。彷彿她內在的一部分已逐漸失去控制、軟化並轉為絕望,彷彿她內在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掙扎著要解放,並說服她的肉體去追尋一種黑暗而神秘的存在方式。
53.一切就這麼定下來了;但是史托納永遠不會知道葛瑞絲的想法,她留下來是因為她自己想要,還是因為她母親想要她留下來,或者是因為她對自身命運的不在乎。
54.他已了解到葛瑞絲離開哥倫比亞,或許甚至連懷孕,實際上是都為了要逃離她的牢獄,而現在她回家,只是出於她本性上的體貼與善意。
55.史托納這時才了解到,就如她自己說的,她幾乎是樂在她的絕望中;她會平靜地過日子,一年比一年多喝一點點,讓自己可以麻木面對她已變得虛無的生命。他很高興她至少還能這樣;他為她還可以喝酒感到高興。
56.有時候當女兒回到哥倫比亞探視他們,他會有一種難以忍受的失落感,因為對他來說,女兒彷彿只是漫無目的地從一個房間閒逛到另一個房間。她才二十五歲,看來卻像三十五。她持續地酗酒,像一個絕望的人,怎麼樣都提不起自信。
57.他年輕時他不假思索地付出;他對眼前的知識,那被阿契.史隆帶到他眼前的知識,付出激情──那是多少年前了啊;他在那些盲目而愚蠢的求愛與結婚的日子中對伊迪絲付出激情;他對凱撒琳付出激情,彷彿自己從來沒有付出過一樣。
58.他曾經以奇怪的方式在人生的每一刻付出,或許在他最不在意的時刻裡,反而付出得最完整。那並不是一種靈,或者是肉的激情;相反地,它是一種包含了靈與肉的力量;更具體地說,它彷彿僅僅是一種愛。對一個女人,或一首詩,它只是在說:看!我活著。
59.他不想死;但是在葛瑞絲離去後的某些時刻裡,他會對未來感到有些不耐煩,就好像是一個沒有特別興趣出遊的人對待他要走的旅程一樣。也好像一位旅人,他覺得在離開之前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完成;但是他想不出要完成什麼。
60.他們之間多了一份寧靜。那是一份初戀時的寧靜,幾乎沒有任何思辯。史托納了解這份安寧,他們已經寬恕了彼此加諸對方的傷害,他們全心投入一種他們曾經可能擁有的生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