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青
于立青

表达,就是在成为。

结绳丨7月:将法律当成一种思维(2022年,总第1期)

避孕堕胎权、社会调剂、疫苗令、夏季高温、俄乌战争。
原文发布2022年7月31日,平台包括微信订阅号/知乎/Revue,因微信订阅号删文封禁经历,考虑备份至Matters(不排除后续以Matters、Revue为主)。预计10月31日,“结绳”系列更新至10月的内容。


说说新系列的考虑,以及7月我想和你分享的一些话题,包括避孕堕胎权、社会调剂、疫苗令、夏季高温、俄乌战争。

我尝试了在其他平台进行分发,但现实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部分内容未显示。所以,通过邮件实现内容传递的Revue,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欢迎你将这个系列转发给其他人,订阅地址可以点击这里



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时候动心起念,但写下这行文字之前,我确曾思索再三。

首先需要指明,这大概算不上严格意义的Newsletter,即使你愿意把这些迥异于既往表达的方式,视作一封信来阅读。按照我的理解,Newsletter侧重的是News,而一旦涉足新闻,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公共性,关于“何谓新闻”的规范、要求随之而来。

我是一个误打误撞进入媒体行业的潜在法律人,所接受的本科教育又全部来自一所医科大学。坦白说,这种错位让我不自觉地保持一份外行人的战战兢兢。是故,我无意令自己置身班门弄斧、贻笑方家的处境。

另一方面,新闻又是令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可能性。为此,学生时代的我甚至以盲人摸象的姿态,尝试通过主题阅读进入“何谓新闻”的语境。当下的行动,部分缘由在此。

或许我应该坦率地承认,促成这个系列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资讯世界,留存一些更具价值感的关联和反思,正如我最初考虑创办“于立青”(ID:yu_liqing)微信订阅号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自我阅读的载体一样。

很大程度上,是阅读和写作成就了现在的我,尤其是关于书籍方面。所以,我的担忧还在于,这个新系列的读写尝试,会否过度侵占本就不宽裕的给到书籍的时间。可回过头说,过去这些年的专注力全都保持在所谓的价值资讯上吗?我必须给自己打一个问号。经历过工作折磨而意志松弛的读者,或许能够理解我的怀疑。

每当陷入明知乏味却又难以脱身的情绪,我时常想起大学英语课上看到的《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影片中,退伍军人Frank中校有这么一段演讲直击心灵的演讲词:

Now l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l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l knew, but l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lt was too damn hard. 

情绪和解归和解,身体力行则是放不下的想法。哪怕存在时间分配的张力,我也希望找到其中的平衡。因此,与其用Newsletter这类更向外的表述,我选择了更为朴素的“结绳”记事的概念——每月打一个“结”,记录下自己关注到的事情。

至于实操规则,例如为何选此而非彼(可能在大部分人看来“彼”的重要性有甚于“此”),如何确立入选的时间标准(是严格落在每个自然月的区间,还是纳入跨月的讨论)等等,我想暂时还是不要太死板为宜。请允许我重拾法学生的素养套用一句,法律的适用是灵动的过程,每月的“结绳”亦如是。

但我依旧希望能顾及公共性,这是另一层留给自己的考验与平衡。如果把“对谈”系列看作是弥合分歧的努力,那么,“结绳”系列大概可以从另一个视角,为当下动则决然两立的社会氛围提供一点缓和的余地——你要先知道,你所坚持的不可动摇的某个概念背后,事实基础是什么。

作为“结绳”系列的第一期,我写得并不顺畅。平心而论,落笔至此,自己心中仍有不一而足的困惑与迟疑。我不知道今天的尝试能走多远,好像同世界的飞速变动流转相比,任何天长地久般的承诺都变得可疑可议。我只能说,经历这个系列的过程,本身就有价值。

是为序。以下,是2022年7月的“结绳”。


讨论

 

01丨美国欲将避孕权纳入联邦法律

在6月下旬Roe v. Wade裁决被推翻后,关于堕胎、避孕等问题,重新被推至美国乃至国际社会舆论的中心。作为回应之一,7月,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立法,试图确立避孕权在全国范围内的法律效力,以保护其免受最高法院可能的干预。[1]

按照流程,新法案还需经过参议院的表决,取得多数票后再提交总统签署才能最终生效。也就是说,只要在参议院、总统任何一个环节失利,新法案就面临流产。

虽然开了个好头,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抱怨,尤其在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Twitter评论区。奥巴马曾在最高法院否决堕胎权是一项联邦层面的权利后,对“数百万美国人的基本自由”遭受攻击进行谴责。但批评者认为,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民主党主导了白宫、参议院和众议院,有能力将Roe v. Wade的裁决写进联邦法律,却没有这样做。[2]

不过,NPR的一篇报道指出,这种假设可能是关于堕胎权其中一个常见误区。奥巴马确实带领民主党人在国会取得多数席位,可与此同时,参众两院中大量反对堕胎的民主党人,实际上意味着此类立法不会获得多数席位。[3]

今年初,我和大学老师进行了一场“对谈”(文字版还在整理中)。老师提及,立法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在美国围绕堕胎权的争议上,这种博弈恐怕也贯穿司法、执法乃之日常生活等其他环节。 

《端传媒》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描述了Roe v. Wade裁决被推翻前就存在的堕胎困难:

很多时候,危机怀孕关怀中心会设立在计划生育机构(Planned Parenthood)的边上,用来混淆视听。刚到奥斯汀时,我曾经在位于奥斯汀南部的计划生育机构预约了医生,想要取得避孕药的处方,但当我打车到了目的地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家看似计划生育机构的危机怀孕关怀中心。我走进中心的前台,才知道这里并不提供避孕药,而且有许多宣传基督教教义思想的传单。[4]

纵观美国堕胎权的争议史,可以看到保守派一直尝试瓦解Roe v. Wade裁决的效力。

例如,1973年的Roe v. Wade裁决确立了“三周期”标准:第一周期内,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堕胎;第二周期内,各州出于保护母体健康为主的考虑可适当介入;第三周期内,胎儿有比较大概率存活后,各州通常可立法对堕胎进行限制乃至禁止堕胎。但到1993年的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裁决,“三周期”标准被改成“体外存活”标准,即当一个胎儿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比较有概率能在母体外独立存活,最高法院就会允许各个州进行民主立法来限制乃至彻底禁止堕胎。这变相地将堕胎时间节点往前移。[5]

推翻Roe v. Wade裁决,并非表面上将堕胎决定权从联邦层面下放到各州。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林垚与媒体人梁文道在《八分》一期播客中,就此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林垚认为,全国性的堕胎权消失后,自由州和保守州之间并不会相安无事。保守州甚至可以推动立法,将跨州的堕胎行为视为犯罪。而当两州法律胶着,把案件提交到最高法院进行裁决,在以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的情况下,无疑阻断了跨州堕胎的可能。[6]

生育自由的消失会造成什么后果?The New Yorker在7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强调,获得避孕的权利从根本上扩大了妇女的经济前景。一项研究表明,避孕药有助于缩小美国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10%,在90年代又减少了31%。[7]


02丨超生孩子统一进行“社会调剂”

“社会调剂”成为热词,离不开7月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健康局出具的《关于唐月英、邓振生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根据这份文件,20世纪90年代因计划生育工作严峻形势,相关政府机构“对违法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强行超生的子女中,选择一个进行社会调剂”。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2017年,“宝贝回家”网上登记有寻找孩子“邓小周周”的信息,其父母为“邓振生、唐月英”。“邓小周周”出生日期为1989年8月9日,“失踪”日期为1990年7月3日,“失踪”地点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的桥头旅店二楼。[8]

唐月英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自己寻亲33年,只是为了能与孩子相认,告诉对方“不是我丢他的,不是我抛他的,不是我弄他出去,实在是人家强制的呀”。[9]

相关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小关注,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回应,根据初步调查情况,责成全州县对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的县卫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等相关人员停职检查。工作组正深入调查有关情况。[10]

另据一份网传的《全州县公安局转交信访事项告知书》,邓某某向桂林市政法委提出就相关问题立案侦查。7月5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安和派出所,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前述告知书中提到的案件已立案。[11]

以上,便是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媒体提供的基本事实信息。令人遗憾,目前所知还是太少了,剩下的便是自媒体等评论文章。然而舆论现阶段能做的,似乎也只有这些。

其中一些分析比较有价值,例如,京都刑辩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篇文章,单就法律层面讨论了“社会调剂”超生婴儿的犯罪问题。

该文作者张启明律师认为,“社会调剂”行为实质是在亲生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抱走(儿童),或是在父母知情却无力反抗的情况下强行夺走(儿童),应认定为拐骗行为,涉嫌拐骗儿童罪。其次,“社会调剂”超生婴儿以达到迫使婴儿父母自动绝育的目的,也可能构成绑架罪。至于计划生育作为当时的国策被写入《宪法》,抑或领导命令或县里政策要求,都不能作为犯罪的阻却事由。[12]

覆盖面上,《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肯定地评论说,对超生小孩搞“社会调剂”不是一个当年广泛推行的政策,而应是少数落后地区的“土政策”。为此,胡锡进还以老家河南省情况举例,称其生活在农村的表亲全都超生,后者受到的处罚就是交罚款,没听说有孩子被抱走“调剂”的情况。[13]

但长期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威斯康辛大学研究员易富贤对BBC中文网表示,虽然无法统计被“调剂”的儿童数量有多少,这种措施在“独生子女政策”时期的中国很普遍,像是四川达州、湖南邵阳和辽宁大连等地。[14] 

“社会调剂”话题出现早期,在社交平台被频繁转发的旧闻可提供一些佐证。2011年,财新网刊发《邵氏“弃儿”》,深度报道了2002年至2005年湖南省邵阳市社会福利院接收“弃婴”及背后牵扯的金钱交易。这些婴幼儿入院的时间成为其生日,姓氏则都统一改成“邵”——邵阳的邵。[15]

我并未有什么事实素材,但还是能如胡锡进一般,在更广泛的背景下提供些个体经历。

7月5日,我最初从校友处看到了网传的告知书图片。校友回忆,其“老家农村当时都是每家最少三五个小孩,据老一辈说,当时计划生育罚的很重,罚款没钱交的时候,甚至把人房子拆了”,“我是在山上出生的,躲”。

幼年我也听闻,乡村邻里为了生“二胎”四处躲藏。另外,表亲的母亲由于“二胎”,被拉去乡镇强行结扎。


03丨打疫苗作为一种政令强制

根据7月6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9场新闻发布会,7月11日起,进入当地聚集场所的人员须接种“新冠”疫苗,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等场所。[16]

但随后的7月7日,北京市防控办就疫苗接种答记者问中提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北京市将严格落实,积极推进。“这位负责同志强调,市民群众在严格测温扫码和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即可正常进入市内各类公共场所。”[17]

如此反转,令人咋舌。其实早在去年9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已举行发布会,要求各地对强制接种疫苗的现象予以及时纠正。[18]

我又想起上文提及与大学老师的“对谈”。我们聊到,有时人们很难区分一个政令是由哪个主体作出,这个主体是否有权作出,当政令之间相冲突又该唯何是从。除了公权力彼此的互动,关于打疫苗的强制还可以从法律规范本身的逻辑进行讨论。

今年2月,网上传出北京市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强制学生接种疫苗等消息。作为受影响家长同时也是一名法律从业者,金玮律师在其微信订阅号发布了一篇长文,从多个角度建议相关部门考虑“未接种新冠疫苗学生每48小时提交一次核酸报告”的合法性、合理性、适当性。虽然原文已删除,但你还是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转载内容,感受一个法律人的思辨与克制。[19]

捎带一提,《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7月2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而且接种的都是我国国产疫苗,由此推导出,我国领导人对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的高度信任。[20]

我认为,是否信任是一回事,是否科学恐怕又是另一回事。关于科学的问题暂且不表,这有赖于更多的试验数据,实际上,背后牵涉的争论自“新冠”疫苗问世以来并不少。1月刊登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表达了对灭活病毒疫苗预防Omicron变异株效果的担忧。而美国FDA已建议疫苗公司基于最新突变株亚型Omicron BA.4/5,在今年秋季推出新的“加强针”。[21][22] 

还是说回法律。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7月10日,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道、社区居委会、物管工作人员对84户住户进行逐户开锁排查。7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文,承认了撬门而入的错误行为,并逐一道歉、承诺补偿。个中是非及回应方式得当与否,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23]

遭此种种,我们还能怎么办?

6月下旬,被称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张思之律师逝世。他一生代理的案件几乎总是以败诉收场,但却并不影响他在业界享有盛名。张思之去世后,文学杂志《小鸟Aves》刊登了他生前的一份辩词《司法裁判首应经住现实检验》,谷雨实验室、《八分》也先后通过文字、播客纪念。希望你也可以从张思之的经历中获得力量。[24][25][26]

 

关注

 

01丨气候变化影响睡眠状况

全球同此凉热,相信这句话在7月格外令人感同身受。

今年夏天有多难熬?以英国来说,借助日记、观测和仪器等媒介,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天气记录,可以追溯到启蒙时代——在气候主题主题阅读中,彼得·穆尔所著《天气预报:一部科学探险史》一书,多少呈现了背后的努力——即使如此,7月英国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达到40℃。[27]

不过我在此换个视角,简要介绍气候变化与睡眠质量研究的新进展。长期以来,温度变化一直被认为与睡眠质量差有关。根据这篇7月发表于The Financial Times的文章,科学家们通过健身腕带,使用生理测量睡眠,证实了问题的严重性。[28]

这些数据覆盖68个国家,追踪了超700万条睡眠记录。早在2017年,该团队科学家们为首次试图阐明温度变化对睡眠的影响,对76.5万名美国受访者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夜间温度每升高1℃,美国人平均每个月睡眠不足(insufficient sleep)的夜晚就会增加0.03个。

并且,与较富裕的人相比,收入较低的人睡眠不足的夜晚几乎要多四倍,这可能是因为后者无力担负空调相关成本。更糟糕的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不断攀升,夏天偏热的夜晚将越来越多。

文章提示,睡眠不足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关,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受损,以及心脏病和过早死亡。我们需要明白,“热死人”并不只是修辞上的夸张,7月的几天内,高温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导致1000多人死亡。而那些更贫穷的地区,这背后又有多少死伤?

 

02丨俄乌战争改变全球科学

没错,俄乌战争还没结束。

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引发了欧洲自1945年以来最大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五月之久。7月,nature发布的一篇文章,讨论了俄乌战争可能改变全球科学的七个面向。[29]

乌克兰的科学研究首当其冲。战争摧毁了一个缓慢现代化的研究系统,并可能加速乌克兰与欧洲合作伙伴的整合。与之对应,俄罗斯研究人员需要承受思想上的“被抛弃”,孤立状态预计使该国科学倒退10或20年,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第三,对物理学和航天研究而言,很多合作也要被迫终止。俄罗斯是物理学强国,同俄罗斯的决裂令欧洲的物理研究机构不得不考虑应对技术和成本的变化。而航天领域,欧俄将在耗资13亿欧元的联合工程ExoMars上分道扬镳,后者旨在利用俄罗斯火箭,把欧洲首个火星探测器送到火星表面。

紧随其后的是全球在北极科考、气候危机上的合作。在这两个议题上,分裂加剧了人类共同应对的挑战。

第六,战争势必会造成可持续发展受挫。4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认为,俄乌战争可能会使五分之一的人口——17亿人——陷入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贫困、贫困和饥饿之中——这些离我们也许并没有那么遥远,我去年就在贫穷主题阅读中有所讨论。[30]

最后是全球科学格局的重塑。一个充满动荡的地缘政治和制裁的世界,无疑会减缓科学跨境合作,这对全世界而言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参考备注:

  • 题图:A wooden gavel.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 大学时期新闻主题阅读初试:书单丨新闻如同海贝里的咆哮
  • 系列第一篇写得还是略长了。设想中,我的角色更偏向概述介绍,“讨论”针对每个月度的若干话题,话题之下是尽可能多元的信息源和观点,而“关注”旨在摘出一篇文章的核心主干,并不做太多延展。但文章偏长的部分原因是,很多资讯的超链接通常在国内大陆无法打开。后续我会尝试整体精简,把延伸阅读的精力留给读者,但愿。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