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on

@yutangpan

臺灣讓歌曲再次偉大——〈何日君再來〉的國族糾葛

說到〈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你腦中響起的版本是鄧麗君的聲音?還是周璇 1937 年的原始版本?

日劇女王向田邦子|誰也逃離不了,名為「家庭」的遊戲

向田邦子,引介到台灣的方式通常是「大和民族的張愛玲」、「日人永難忘懷的傳奇女作家」,尤其是她跟台灣的神秘連結:死於 1981 年的三義空難事件,享年 52 歲⋯⋯

書評|跨越時代的跟蹤之旅:解析吳新榮的日常娛樂

《來去府城透透氣:一九三○~一九六○年代文青醫生吳新榮的日常娛樂三部曲》書封面講到鹽分地帶文學的始末,一定會提到核心人物 — — 吳新榮。身為不在都市,遠在佳里的醫師,他的文學、政治活動卻異常活絡,日記、自傳不乏穿梭時代名人,不得不佩服這位醫師兼作家身影如此活躍。

臺灣,從嚇跑日本土木技師變成技師展示場

1935 年臺灣博覽會鳥瞰圖,在殖民地展示日本現代化工業建設,圖片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寫真帖》說到日治時期的土木建設,腦海跑過去的應該有日月潭水力發電、嘉南大圳、發達的鐵路網、總督府或歷史博物館等雄偉的建築⋯⋯。

【散文】我們討厭的新老師

要是有東西能沉在心底成為一道謎,人類就會以為自己愛上它。在還沒脫離依戀老師的年紀,我們班的所有人,決定一起討厭「新老師」。什麼理由或動機,比六、七歲的我們複雜太多,因此我們簡短對大人解釋:我們喜歡以前的老師。姑且就叫他「舊老師」。舊老師去哪裡了?

臺灣有過公共食堂‧政治與色情

攝影師鄧南光的作品:酒室風情1950年代。來源: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數位島嶼臺灣有段時期,曾經有「公共食堂」的存在。臺灣的公共食堂,不像日本料理店供應免費加飯的食堂,也不是共產國家人民吃飯的地方。公共食堂有段時間被貼上色情場所的標籤。公共食堂的發展,跟日治時期的珈琲聽及料亭有點關聯。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