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ar Whitman
Jaspar Whitman

你口气好大啊

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願望,反正我小時候讀書就想讀清華大學,從事的職業就是想當新聞聯播上最出名的明星,當官從政必然要為民請命、還天下一個河清海晏,長大一些喜歡上了名將,經常妄想潛行暗至、千里奔襲、封狼居胥。

韓信是個口氣很大的年輕人,他老覺得自己值得被人尊重。

老母過世,他無錢下葬,卻偏偏要找個能在墓地周圍能住下萬家的土地。

窮的要死、混不下去只能寄人籬下,在人家家裡吃了好幾個月白飯卻毫無慚愧之心,哪怕你給人洗洗碗呢?

後來人家受不了趕走了他,他還生氣了——注意不是發憤圖強、不是羞愧、而是生氣,一個靠別人吃飯的怎麼這麼沒有羞恥之心呢!

實在活不下去只能去城下釣魚,老大娘給他飯吃還得給了幾十天他才感激人家。

村中無賴羞辱他,直接創造了一個新成語——胯下之辱。

投奔項羽嫌官小,執戟郎中聽起來官小那可是皇家保鏢、副處級啊,在我們這清華大學的博士畢業才能解決副處級待遇啊!怎麼這麼不知足呢!

好不容易遇見個好老闆,還要人家直接給你個大將軍,還不能隨隨便便給要讓大老闆先齋戒、設壇、宣告三軍。

是你是有點才華仗打得不錯,但你被劉老闆抓回朝廷貶為淮陰侯被主上猜忌的時候,你怎麼敢去見老闆的妻妹夫樊噲的時候,讓人家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大哥你有沒有搞錯,人家可是左丞相啊,你都這樣了怎麼還口氣這麼大?

為什麼我會吐槽韓信呢?因為他所做的功績確實對得起他的口氣!

他用五年的時間就終結了秦末的亂世,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其實,終結亂世的英雄很多,中華歷史上的名將更是層出不窮,然而像韓信這樣的兵仙兒卻絕無僅有。

如果用武俠去形容韓信的話,那他應該是類似陸小鳳這樣的高手。

只不過是頂配的鳳舞九天+靈犀一指,首先是輕功要高,絕對不能像他的前輩白起這種和廉頗耗在長平,耗到不得不發配秦國的小夥子上戰場打仗,一定要靈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知不覺來到你身旁,而不是比拼內力。

其次是一定要用指,不能用掌和拳,掌和拳太用力了,一定要省力,一定要用一萬去和二十萬大軍作戰還要誇口:“今天中午吃飯前解決戰鬥”——後代有位麥先生也說過類似的話:“耶誕節前讓士兵回家過年”,很可惜麥先生占盡優勢卻沒有成功,韓先生在兵力數十倍於己方的情況下還要半天拿下對方——省力、真是相當省力,像項羽這種用降龍十八掌的固然很猛,但是太過殘暴——坑殺二十萬降卒。

後世常常有人會用諸如:斬草要除根、放虎歸山萬萬不可、二十萬降卒消耗糧食去辯解,但不知為何韓先生卻不怕這些。

或許真正的強大並不源于暴怒時凸起的青筋、也不在於趕盡殺絕的陰狠毒辣,真正的強大源于自信,自信能夠一直取得勝利哪怕不把仇人的子嗣殺光以絕後患,強大不該讓弱者感到恐懼,相反,他敢於向更強者揮動寶劍。

所以,在他成為了楚王后,面對當年和他一起創造胯下之辱這個成語的仇人,他沒有像玄幻小說中說的:“莫欺少年窮”將當年的仇人殺死,甚至,他都沒有羞辱他——這就是強大。

為什麼我突然抽風講起了韓信呢?

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願望,反正我小時候讀書就想讀清華大學,從事的職業就是想當新聞聯播上最出名的明星,當官從政必然要為民請命、還天下一個河清海晏,長大一些喜歡上了名將,經常妄想潛行暗至、千里奔襲、封狼居胥。

或許我們都曾經是個口氣很大的年輕人,但是只要長大一些了、我就發現自己讀書學業上不如人、步入青春期後身體又遠不如那些身體健壯的少年、再長大些就會發現二十幾歲成為國家領導人是不可能的,連玩個戰略遊戲都打不過電腦,最可恨的是長得還不帥,連裝成少年英傑都裝不了。

所以,我的心裡一直都裝了一個韓信,他的口氣一直都很大,但不同的是在遭遇了無數人的白眼和侮辱後他的口氣依舊那麼大,他像一支強心針,每當我的少年之魂將死之時,他就會注入心臟,告訴我:要變得強大、變得溫柔,嗯,強大就是溫柔!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