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日誌 Day6:序《地下文學:2023 年度自選》
與搬家公司的員工道別,我看著白色貨車駛離。道路兩側有櫻花盛開,眼前的景象讓我想起電影《四月物語》的開頭,不,簡直與電影裡的場景無異。這裡並非現實的城市,而是一座虛擬之城,城市的構造來自居民的創造與記憶。回到新住處,我看著成堆尚未拆封的紙箱,感到一頓煩躁,決定擱下眼前的雜亂出門。

也許算是個指南:談那些日本文學改編電影
今天的觀眾就算不讀文學,也可能看過《惡人》中深津繪里與妻夫木聰一同在久石讓的配樂下走向燈塔;看過菅田將暉在《共食家族》中的情慾演出;看過《影裏》中綾野剛與松田龍平潛藏在溪流下的情愫;看過《幻之光》中腳踏車上的淺野忠信,仰望著無法企及,已然駛去的電車。

散文/嗅覺是現實最後的防線
嗅覺將會是現實最後的防線,是面對這個虛擬化的世界,現實倔強的最後一擊:也許某天所有的數位感官訊號都將被一場大火焚毀,文明同金閣寺般在焚燒的氣味中成為泡影。其後世界只剩下嗅覺,人類則化作鼴鼠,仰賴鼻子來辨識方位。

AI能否寫出一首好詩?
詩人如同販賣矛盾的商人,每完成一首作品都是在否定自己。極端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寫詩,就是不斷證明自己未能寫詩的過程。
訊/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海報釋出,2023年7月14日上映
來源:https://www.cinematoday.jp/news/N0134124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海報釋出,2023年7月14日上映。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作者為吉野源三郎,原先發表於一九三七年,二○一七年由羽賀翔一繪製成漫畫。

人物/四個蕭宇翔:蕭宇翔談《人該如何燒錄黑暗》
訪談正式開始前我到櫃檯點了杯咖啡,回到座位上發現眼前坐著四個蕭宇翔,各自喝著不同的飲品,不僅是詩集裡,如今連現實中我也找不到蕭宇翔在何處。

詩的流傳,迷因的詩/嘗試寫了一首去中心化長詩
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期間我完成了一首長詩:hash(ABCD)_古亭_Tezos 「鏈上駐村」的核心當然是區塊鏈,然而背後畢竟牽涉到複雜的智慧型合約,不熟悉相關技術的創作者僅能自行透過二級市場來鑄造作品——寫到這裡先暫停一下,容我簡短解釋幾個相關的專有名詞。

Podcast/🎧 南方家園小客廳 🎧 EP 107 紙本書之外的閱讀|NFT有可能成為另一種閱讀形式嗎? ft.詩人、作家 煮雪的人
最近受邀到南方家園出版社的Podcast「 南方家園小客廳」談NFT與出版的各種想像,以及NFT可能如何影響文學。其中也有提到LikeCoin與Writing NFT,提供給各位參考。【收聽連結】 👉本集大綱 • 什麼是NFT?• NFT目前的實際運用 • 在NFT發行作品的過...

讀後/小令《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與若斯諾·孟《喜劇收場》
先前答應要幫小令與若斯諾·孟推書,結果積欠到現在,突然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兩本一起推(偷懶的極致)。我曾開玩笑說 好燙詩社 每次聚會都在打架,這句話有一半不是笑話,只不過我們的衝突不在拳頭,而是在如何寫詩這件事上。社員們的風格可說是南轅北轍,最大的共通點在於都喜歡吃火鍋(其實我沒問過小令喜不喜歡)。

詩/夜半的弓道教室
京都一隅的弓道教室微光古老且不切實際我踱步其中 牆角擺著弓道用具庭院有月,以及完美無缺的標靶依稀可以聽見遠方便利商店有客人進出 回到教室中央坐下仰望指向夜半的時鐘這是夢嗎?希望不是因為地板是如此整潔木頭的氣味是如此令人安心 從未學過弓道的我是如何知曉此處?

第二宇宙辭典,以及虛擬的真實化
若說NFT可能對文學帶來什麼變革,我個人則是期待「虛擬的真實化」。

NFT的可能,與誤解
NFT技術的應用前景不可限量,媒體對此的報導卻多少帶有誤解,甚至有妖魔化的傾向,導致有些民眾對其敬而遠之。以下將針對「鬱金香狂熱說」與「不環保」兩點,提供不同的視角。

散文/嵯峨野的異世界
竹林、屋形船、小火車、橋,眾人對嵐山的印象大致如此,而那座橋,指的自然是渡月橋。初到京都那年我多次拜訪嵐山,試圖透過相機捕捉渡月橋的四季,卻始終沒有滿意的作品。第一個原因是觀光勝地的鮮明印象早已深植腦海,對我這種業餘人士來說本就不容易有所突破;再者是因為渡月橋太長了,長到我常...

觀後/語言仍有力量的時代:《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
紀錄片導演問了50年後的芥正彥,三島與全共鬪是否有共通的敵人,而芥正彥的回答是「日本國」。假如他們有共通信奉的對象,我想那應該是「思考」。立場歧異的雙方沒有流於反智的攻訐,而是以思考相互說服──我認為這是當今網路時代所欠缺的。

詩/走出海產店之後:持續掙扎的貝類
一. 龍宮黎明時分走出海產店我看見龜看見海上的宮殿渡龜前往燈火通明的彼岸我聽見遠方有音樂 清晨下宮殿成為廢墟屋簷上的雕塑斑駁這裡曾經是輝煌的樂園如今卻連遺忘本身也遭人遺忘 「傳說有一生物,」宮中的人告訴我:「我們稱其為蜃。」稱其夢境爲蜃樓二.

詩/近未來海產:東方亞特蘭提斯
海的名稱始終如一海邊的商家,卻更迭不息寫有舊店名的廢棄招牌據說皆沉在海底(許多人為了打撈它們而)(失去性命) 如今的霓虹燈招牌閃爍著:『近未來海產:東方亞特蘭提斯』店員皆為無病無菌的智慧機器「這正是我們自稱近未來的原因,」推開門看見的,是戴著AI口罩的店經理:「畢竟所謂未來,就是衛生第一。

詩/掙扎的貝類
隱藏於山林中的海產餐廳老闆將貝類放上烤爐我看著貝類掙扎手邊的啤酒氣泡逐漸消失 掙扎的貝類們是否曾經夢見烤爐?我穿上潛水裝找到海底的貝類依偎在牠們身邊所能夢見的卻只有同一座海洋 穿著潛水裝花了三天三夜走回山林中的餐廳烤盤上的貝類早已冷卻老闆說貝類冷掉沒有關係只要加點醬油就會很好吃 ...

人物/始終叛逆的日本文壇貴公子:島田雅彥
島田雅彥,一個時常出現在日本文藝雜誌上的名字,對於台灣讀者來說卻是個相當陌生的存在,至今只有《彼岸大師》與《無限卡農三部曲》在台出版。不過若說他是芥川賞的評審,台灣讀者多少能了解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

讀後/台灣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李琴峰芥川賞得獎作《彼岸花盛開之島》閱讀筆記
作品中的多元族群與語言觀很接近台灣一路走來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放眼整個世界,或者至少放眼整個東亞,《彼岸花盛開之島》無疑是台灣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

詩/最後九小時
2021年6月30日深夜,五位日本友人:颯哉、佑子、大介、詩織、美緒驅車載著我從東京前往川崎與橫濱,伴我度過旅日生活的最後九小時。寫作一首詩紀念那段時光,同年10月31日發表於自由時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