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東
4 are following
5 articles
Openbook閱讀誌

人物》命題貫穿生與死與神,探問人性本質:談韓國導演李滄東的文學與電影

李滄東曾在採訪中提到,光州事件是他立志成為小說家的決定性契機。1980年,掌握實權的陸軍中將全斗煥勒令以武力血腥的手段,向抗爭民眾進行鎮壓,造成無數平民與年輕學生死傷。全斗煥在其後平步青雲,升為總統,卻將此事扭曲為共產主義者主導的內亂,盡可能封鎖真相。得知實情後,李滄東產生了一生都難以抹去的罪惡感。為了不讓過往的生命平白犧牲,他希望透過文學創作與電影敘事,讓曾被掩蓋的不義事件能在歷史中留下痕跡。

觀影囈語

【電影】《燃燒烈愛》:追求虛無的挫敗感

《燃燒烈愛》是坎城影展歷年場刊最高分之作,也是韓國電影勇奪金棕櫚獎的重要敲門磚(隔年《寄生上流》獲獎),它充滿神秘性的敘事手法,以及表演、攝影、配樂上的傑出,都讓整部片宛若一道謎題,需要觀眾不停思考其解讀面向,而這一道謎題,也將擴展至自身生命,迫使我們不停地追尋。

葉曉燕 Rachel IP

「非主流」電影

主流電影較著重娛樂性,為乎合大眾口味,重觀能刺激,具話題性。情節大多有點公式化,但最緊要「爽」。「非主流」電影無論在內容、敘事或電影語言的運用上都有更多可能性。

古塵

電影評析:從《薄荷糖》的「反向敘事」看人性轉變的細節

韓國電影《薄荷糖》發行於1999年,內容以反向敘事(倒敘)的詮釋引起廣大關注,並且倒帶的時間點(電影分段標題)與情節恰好與韓國的特殊歷史變革事件相關,因此吸引各路電影評析者的注意與好評。

建築的亂與序

【舊事重題】《密陽》寬恕與自救

人在塵世間歷練的,皆以苦痛居多。當遇到不可面對的絕境,叫人難以面對,很多時只能靠自我欺騙來生存。很多時人會為自己編一個故事,就如最有説服力的大話般,往往當中半真半假,半分真情的叫自己也能投入相信。故事主角李申愛在喪夫後帶着兒子回亡夫家鄉密陽市定居。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