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認同
48 are following
145 articles

書評》重建家族肖像,跟心頭的陌生人相認:張錦忠評歐大旭《碼頭上的陌生人》

Openbook閱讀誌

無言,並不表示往事真的如煙雲般消散。個人家族史的無言,國家民族歷史的沉默或被消音,背後充滿被壓抑的恥辱、恐懼、創傷。唯有再記憶、再表述、說出話來,才能跟「心頭的陌生人」相認、和解,為歷史除魅。若不說,林中獸就永遠是林中獸;叢林不在半島東北部,總在不安的心頭。「沒空愛來愛去」的歐父後來終於打破緘默,在第一部分〈臉〉說了歐大旭祖父的故事,讓他的故事、家族身世至少浮現出大致輪廓。

2

透過小說的力量,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

ArnoldYea深入淺書

你知道嗎?你的一生就好像是出自哪位小說家的手筆一樣,由許多細微的叫做「習慣」的元素所決定。

「 你是哪國人?」

無解

1992年秋天,我來到了法國。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落地生根,一路經歷了求學、生活、工作,一直到2023年的今天。這30年來,這個問題一直令我很糾結。

7

我讀〈韓半島永遠的異鄉人〉省思

王愛

簡單來說,認同有時候並非只須關注自己、只求問心無愧如此單純,而是必須透過「做」認同來建構自己在社會上的樣子。

澳門身份證與“澳門人”——讀《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

海角山民

一張澳門身份證值幾錢?也許澳門每年令人艷羨的現金分享(全民派錢),會令這張卡有價值一些。然而,由於曾經有過澳葡租借和殖民管治、及後又回歸為全國唯二特區的歷史因素,澳門身份證制度的確立,其實是有一段頗為曲折的歷程。陳震宇教授的新作,《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就很好地整理了澳門身份證制度如何從零散到統一的過程。

中心和边缘

ivyfanshao

边缘人比起中心人有更多洞察。与边缘人相对的主流群体,称之为中心人。对中心人来说,有很多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东西,对边缘人来说都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是要追问一句为什么的。

憂鬱之島

蒟蒻魚

每代自有每代的宿命與哀愁

3

「聽我說」專欄2022年回顧

聽你說

  我們從2022年初開始邀請新二代書寫尋找自我認同的經驗,作者們大多是大學生或社會新鮮人,從自身成長經驗出發,反思身份、多元、文化差異等重要面向。透過這篇回顧,我們希望能更用心地回覆作者們的創作,並且提供簡單的索引,讓讀者們能夠從文章連結到自身關注的議題。

1

有关我正在经历的身份危机

Sunshine Yang

记录东京留学生活中感受到的迷茫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這麼近,那麼遠:澳門葡語社群的自我認同、互動與社會界線

澳門學16號

本月初,葡籍學者歐雯巧(Vanessa Amaro)於葡文媒體上,發表了其近期對於居澳葡人社群的研究訪談觀察,當中發現澳門的葡人社群正蘊釀一股「離澳潮」...

我好想好想

LL

一樣每天努力的期待那份感覺,做這個就對了的感覺。

聽我說|我的媽媽來自中國大陸,那個你們不喜歡的國家

聽你說

長大後,我發現我不能夠透露出自己是來自哪裡、身上又留著哪裡的血液,因為我的媽媽來自中國,那個大部分台灣人都討厭的國家。

1

聽我說|身為新住民二代,我跟大家沒有不一樣——身分認同的道路上我不孤單

聽你說

「哇,妳眼睛好大」、「妳是原住民嗎?」,只要到了新環境,這些問題就會不斷重複上演。

硬周刊

数字社畜的尽头,是数字游民

超载叽

数字世界也需要波希米亚。

⛰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與島、與海

在移動之間的P某

如果「島」是驛站,讓人停駐;若在本土失意,就往島裡,面朝大海。因為有海,島,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

一個「假廣州人」的尋找身份認同之路

陳知隱

由「身份認同」,傾到「疏離感」。我清楚我嚟自邊度,但係我唔知我應該屬於邊度,我應該搵返一個身份認同。人,生來孤身一人,死去亦孤身一人,係都要想爲自己搵一個精神歸屬。疏離感無處不在,不妨enjoy it。

日本書房》戰後日本的「他者/異物」:安部公房、後藤明生、林京子的「歸鄉」之路

Openbook閱讀誌

昨(7/8)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受槍擊逝世,被稱為「日本戰後政治史上衝擊性最大的事件」,安倍也因身為史上首位未經歷過二戰的首相聞名。在此想分享2018年蔡鈺淩針對二戰後,近700萬名從外地或戰地被遣返回日本的「引揚者」所寫的文章:安部公房國中前在滿州成長,高中遣返後卻被視為帶病的他者而拒斥;後藤明生,13歲遣返過程親手埋葬了出逃朝鮮的父親與祖母;林京子,短期躲回長崎避戰禍,卻遇上原子彈......

回国经历与思考

范米索

“「新上海人」这个词源于200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的一篇文章,出自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之口:「新上海人,他们是一种能够闯荡世界的人,是世界人,中华人。上海就要有容纳世界最优秀人才的海量,同时又该成为人才自如来去的一湖活水。

讀《香港簡史》:認識你自己,抵抗政權篡改歷史

慕雲

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香港簡史》據說是值得一讀、頗全面地敘述香港歷史的一部著作。

1

2022台北國際書展》7大吸睛點搶先曝光!OB帶你逛法國主題館、烏克蘭館及其他必去展區

Openbook閱讀誌

2022台北國際書展今天起跑!接下來,請準備好雀躍的心情,讓特派員為大家雲端漫遊書展,介紹7大必看展區吧!(烏克蘭展區有OB獨家報導,記得讀到最後喔!)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