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評:昭和天皇物語(1-2未完)
昭和天皇算是頗有歷史爭議的人物,雖然也不是不能理解有很多事情實在不是他能控制的,但因為他坐在那個位置上,也只能這樣了。這部漫畫目前台灣只出到第二集,故事才來到昭和天皇的青少年時期而已,所以些很有爭議的事情大致上還沒發生,雖說陰影已經很明顯了,但這其實也只是我們的事後諸葛而已,因為在那個年代,這一切都很正常。

書評:水都物語
說到養魚⋯⋯ 至少就我而言,基本上都是失敗的經驗,而且經驗不少,但既然會經驗不少,代表其實我是有興趣的,所以才會有多次嘗試。是的,其實家裡就有幾本養魚的書,也買過不少設備,用心的照顧,一次又一次。但都養不久,很快就死掉了,最後只好封印設備,改養貓⋯⋯ 但其實我很喜歡看魚缸,尤其是...

真正的完美是不完美
路上遇到不盡意的事情總是難免的,也是因為這樣自己才會思考並有所改變、成長,想著想著黑妞不自覺的說出心裡話。

鈴芽的那扇門
在門被打開前,你可能並不知道門後的世界。

(画史充饥)《加入,或死亡》
JOIN or DIE《再不加入都得死》,或翻译为《加入,或死亡》,是一副颇负盛名的美国历史政治漫画。发表于1754年5月9日的《宾夕法尼亚公报》上。传言作者为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此画原版为木刻画,画中一蛇被截为8段,每段上皆被注上一个殖民地的名字,从左到右分别为:南卡罗来...

話題》線條簡單俐落但有點沒自信的生活觀察家:米奇鰻讀吉竹伸介《纖細體操》
我很愛看創作者的出道畫集,內容通常不太成熟,又能看出未來可發揮的潛力,往往也能在其中找到創作者的原創點子。通常讀者看完這類青澀的作品會產生親近感,好像跟作者是高中同班同學,當年整個班上只有我懂得下課時跑去欣賞他的鬼畫符草稿,一路看他長大發達…… 閱讀這本素描集,就像偷看吉竹大腦裡的Print Screen、各種靈感小碎片。不過,也由於累積了無數個隨筆小創作,才逐漸造就吉竹現今發展成熟的筆觸與風格。

Making Comics - Scott McCloud
漫畫迷必讀的漫畫課本

動畫+漫畫:鄰人似銀河(おとなりに銀河)
這是個有點不知云的故事標題,也因此我在網上看見時,原本是沒特別在意的。或者說,有點在意,因為不知道這是什麼玩意,但也沒想過要點來看就是了。之後因為等人的空檔又剛好看見,就點開來看了,接著找漫畫來看(台版尚未出版)。怎麼說呢,我想我是喜歡這個故事的,雖然非常平淡。

画|2019的一组
黄色和蓝色

話題》從反軍政府詩人克席(Khet Thi)逝世兩週年,看《緬甸,最後一搏》
1960年代緬甸政變發生時,社會也興起排華風氣,不少人選擇離開,有的就移民台灣,成為最早落腳、構成中和緬甸街的社群。楊萬利說:「選擇離開和選擇留下的人,每個人面臨的課題不太一樣。離開到世界各國的移民們,面臨的課題是『如何在異鄉重新生出自己的根』;選擇留下的人則面臨其他課題,比如緬甸每隔15到20年,就會發生類似這樣的(社會)動盪。」

書評:【我推的孩子】 【推しの子】
話題作,原本我完全沒任何概念,只發現突然間冒出一大堆相關評論,雖然只看標題,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反正似乎是演藝界題材,基本上我不會特別想追。但凡事總有個界線,總之幾個認識的朋友也在推以後,我覺得或許該了解一下,然後就看了動畫第一集。接著體驗了被翻好幾翻的感覺。

MONSTER 一次三問 - ep01 Dr. 天馬
有鑒於Netflix即將推出浦澤直樹”PLUTO 冥王“的動畫影集,我開始去研究浦澤直樹 - 這位二度獲得手塚治虫文化獎的漫畫家,對他的其他作品感到興趣,也因此找到了這部聞名已久的動畫/漫畫 - Monster,開啟了這個系列專欄。期望在觀每一集後,能找出洞見或“彩蛋”,提出三個問題,接著聽我娓娓道來吧!

閒聊東京電車二三事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閒聊東京的電車內風景。

書評》會不會我們都活在被修正幸福一點的大洋國?評漫畫版《1984》
《1984》故事單純。也因為單純,所以力量很強,讀了就像被一記正拳打中,讓人眼前一黑,很久都爬不起來。如果說黑色代表權威、未知、與恐懼,全書以黑色為底貫穿,貼切表現出老大哥(Big Brother)建立在未知恐懼的權力象徵。黃色的太陽般溫暖,卻用在真理部與勝利大樓,配合黑色基底,以及官僚的無表情臉龐,帶出浮空般虛假的安心與溫暖。普佬區的紅色在黑色襯托下,呈現危險的生命力流動,和情慾的萎縮與漫射。

現場》活出「生猛、啜核、抵死」的粵語精神——訪歐陽應霽「食住上」漫畫展
漫畫家歐陽應霽(虛詞P-articles提供)文 · 陳芷盈 屎尿橫流,但道在便溺。以原始的食慾、市井的粵語,甚至「低俗」的糞便,呈現抵死貼地的藝術,介紹返,呢個係歐陽應霽「Sik6 Zyu6 Soeng5 食住上」漫畫展。撕下過往「飲食文化研究」之高雅標籤,結合食物、漫畫同粵語...

悼念三浦建太郎先生
2021年5月,我在原单位最后一个夜班的值守中,B站为我推送了三浦建太郎先生逝世的消息,同样是因为工作繁忙、身心乏力,难过之余,便没有发表任何文字。现将2018年4月份写成的一篇关于《剑风传奇》的文章发表于此,以示悼念。

写在《灌篮高手大电影》之前
我没有赶上灌篮高手漫画的连载,但自从初中第一次看完动画之后,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工作之后,各看过一遍漫画,每一次,都很温暖。

世界閱讀日.漫畫特企》7位台灣圖像創作者的Music X Comics專訪
Openbook特地筆訪了7位作品蘊含音樂元素的台灣圖像創作者,帶來獨家報導。Peter Mann、高妍、羅荷、吳宇實、左萱、曾耀慶、搖滾貓回顧了生命中與音樂的連結,談談他們創作的主題與圖像內容如何詮釋音樂的意義?如何進行圖像改編或富有旋律感的創作?快來閱讀 !

藍精靈入侵Web3:深受喜愛的藍色角色推出NFT系列
藍精靈入侵Web3:深受喜愛的藍色角色推出NFT系列

[半路]--狗竹圖文
如果只看著 遠方的目標 我們就 永遠只會是在 半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