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组史上“最右”政府,巴勒斯坦人的未来还剩什么
2022年12月29日,以色列候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率领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这是其下台一年半后的再度回归,也是内塔尼亚胡个人的第六个总理任期;其所带领的新政府,则被称作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右”组合,让巴以共处的未来蒙上了血色阴影。回顾内塔尼亚胡此次回归,还要从2021年的6月13日说起。

在阿拉伯,中国正全方位打破西方设定的舆论刻板印象
12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利雅得,开始在沙特的一连串外交行程,包括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出席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峰会、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等。针对此次访问,西方媒体有过不少行前预测,例如称沙特可能同意“以人民币结算石油”、中沙或将签订军火大单等。

讀書心得:被隱藏的眾神:一段在中東尋找古老智慧的旅程 Heirs to Forgotten Kingdoms: Journeys Into the Disappearing Religions of the Middle East
作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中東地區一直有很豐富的文化傳統,尤其是宗教,畢竟宗教是文化的根源,沒有文化不是建構在宗教神學觀點之上的。也因此,這裡其實可以找到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原型,畢竟智人從這邊開始遷往全球各地。又或者說,這裡可以找到全球智人的心智原型。

習近平訪沙改變中東 「三環」峰會暗藏玄機
十二月七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利雅得,開始對沙特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並在後續幾日出席了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峰會,以及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此次訪問受到西方媒體廣泛關注。早在習近平出訪前,各方便頻繁預測中沙「石油人民幣」會否問世;行程進...

奥斯曼末年思潮与当代土耳其国际关系
奥斯曼帝国末年的两种土耳其民族主义深刻影响了当代土耳其的身份认同。阿塞拜疆战争是一个后果。
茉莉花之谢:民主灯塔突尼斯如何成为失败国家
法治的缺失和利益集团对国家的捕获让突尼斯成为一个失败国家

卡塔爾世界盃踢出軟實力 最豪華與最爭議的足球
一片爭議聲中,第二十二屆世界盃十一月二十日終於在卡塔爾登場。從地點、時間等角度來看,這次世界盃身負許多「第一」。這是第一個在中東地區、伊斯蘭國家以及在冬季舉行的世界盃,背後是卡塔爾強大遊說團隊的成果,更是卡塔爾多年積累財富以及軟實力的表現,但在世界盃籌辦過程裏,包括勞工權益、性別...

伊朗重审头巾法案,“颜色革命”胜利了吗?
11月21日,伊朗国家队在世界杯上拒唱国歌,将多月示威的情境带入了足球赛场,事件根源则要回到2个月前的一起悲剧。9月13日,伊朗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与家人至德黑兰旅游时,因“配戴头巾不当”而遭道德警察(又称宗教警察)带走拘留,并在拘留期间昏迷送医,最后于16日被医院宣告死亡。

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胜负背后,下的是中东局势的一盘大棋
内政外交,纵横捭阖,小国卡塔尔下大棋。

【卡塔爾世界盃】人權劣跡多同志可判死 性/別小眾球迷安全嗎?
全球觸目的世界盃將於本月20日在卡塔爾開幕,球迷興奮之餘,東道主卡塔爾劣跡斑斑的人權記錄,卻也引起各國質疑和譴責的聲浪,尤其是卡塔爾政府對性/別小眾極不友善,同性性行為在國內仍是可判處死刑的罪行,不禁令人擔心性/別小眾球迷的安全受到保障嗎?國際足球盛事應該由漠視人權的國家主辦嗎?輿論之火甚至波及為卡塔爾宣傳的球星碧咸,指責他把卡塔爾的形象描述得非常美好,實質對性/別小眾受到的迫害「視而不見」。

巴比倫星光閃耀
還記得我們之前提過,古巴比倫帝國將畢宿五、軒轅十四、心宿二、北落師門視為四大天王嗎?如果各位一直有在收聽本節目的話,應該會大致理解,歐亞兩地的觀星文化,大致上就是以現在的阿富汗為界線,東方主要受到印度的影響,西方主要受到巴比倫的影響,雖然各地還是有原生的觀星體系,但在與印度、巴比...

俄罗斯与伊朗要组“天然气欧佩克”?
两个月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9日抵达伊朗德黑兰,会同伊朗总统莱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了俄土伊“阿斯塔纳进程”三国首脑会议。对普京、莱西、埃尔多安来说,三人出席这场峰会的目的各有不同,土耳其希望让俄伊对自己在叙北的军事行动“开绿灯”;普京则希望维持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在...

巴格达骚乱背后,尴尬的选举制度与伊朗渗透
2021年10月10日,伊拉克举行议会大选,却在结果出炉后陷入长达数月的政治瘫痪,并诱发了8月29日民众攻占议会大楼、冲入外国使团所在地“绿区”的流血事件。一片混乱中,政治领袖萨德尔的武装支持群众与亲伊朗民兵爆发激烈冲突,最终导致30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前来维持秩序的110名伊拉克安全部队成员。

阿富汗没有沦为失败国家,是塔利班执政一年的最大政绩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进入喀布尔,时任总统加尼出逃,尚未完全撤离的美军只能狼狈加速。一片混乱中,阿富汗正式变天。彼时对于塔利班的二度掌权,全球舆论场激烈对峙。在欧美的主流媒体与学术体系内,“哀叹阿富汗的命运”是无庸置疑的政治正确,此派论述倾向强调塔利班的恶名昭彰、满手鲜血...

俄土伊峰会不是三国结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仍是实用主义
7月16日,拜登结束灰头土脸的中东行,并在归国后遭遇了舆论雪崩。一来其好不容易放下身段,踏上曾被自己怒斥为“贱民国家”的沙特,却依旧难说服王储增产石油,缓解美国的高油价与高通胀;二来美沙两国虽签署了18项合作协议,拜登更提出“中东五原则”,誓言不让中俄“趁机填补真空”,却既无法说...

大选怪圈与美国战略收缩,拜登也难解以色列的双重困境
7月13日,拜登抵达中东行首站以色列,与该国看守总理拉皮德会面,并将在7月15日由以色列飞沙特阿拉伯,达成两国之间的首度直飞。平心而论,虽说以色列如常迎接拜登,但该国政治精英的内心,恐怕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焦虑。首先,由于以色列议员西尔曼(Idit Silman)于4月6日退出时任...

土耳其改國名國運難改 貨幣狂貶經濟奇蹟終結
六月一日,土耳其正式向聯合國遞交申請,將土耳其在國際場合的通用名從「Turkey」更改為「Turkiye」,以擺脫英語中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火雞」(turkey)玩笑。日前,這一更名已正式生效,成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文化政績之一。然而與此同時,經濟創口正持續侵蝕埃爾多安的民意基礎。

歐美書房》虛構的事件,真實的荒誕,不想只畫政治正確:以色列漫畫家露圖摩丹《隧道》
(底圖來源:Unsplash/Martin Brechtl)作者|陳蘊柔(漫畫研究者) 圖像小說《隧道》是以色列漫畫家露圖.摩丹(Rutu Modan)在歐美出版的最新作品。摩丹為《紐約時報》等大報畫插畫,也出版過童書跟短篇作品,並曾拿下埃斯納最佳圖像小說大獎及安古蘭評委會獎。

伊朗核協議欠臨門一腳 地緣政治魔咒籠罩油價
二月二十四日爆發的俄烏戰爭的戰場不僅涉及地面戰線,更牽引外交、金融、傳媒、原油等場域的大國博弈。由於各方勢力博弈,儘管美國希望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羅斯、以色列罕見聯手,使伊朗核協議(JCPOA)的談判一波三折,到截稿前已然不如早前西方傳媒般樂觀,大有臨門脫腳之勢。

好久沒吃的中東 KEBAB
昨天和巴西同事趁著美麗好天氣,出門去壓馬路,過了中午吃飯時間,開始聽到肚子咕嚕咕嚕叫,於是在午後一點多才開始覓食。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走街上有不少選擇,走著走著,快要接近哥本哈根市政廳時,經過了這家 Danielson 在搬到哥本哈根時常來光顧的一家中東 KEBAB 餐廳,也就是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