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你說專欄|不一樣又怎樣
作者:張雅慧圖一:攝於越南胡志明市|妳媽媽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 我叫張雅慧,今年21歲了,目前從事餐飲業。而我的媽媽來自於越南永隆,從小到大聽過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妳媽媽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欸!」穿著不同、語言不同,連帶飲食習慣也有所不同。

聽你說專欄|百轉的工作奇遇記:越南語是我的工作 (下集)
作者:涂虹香 上集傳送門👉https://info.matters.news/@listenerchia/388962-聽你說專欄-百轉的工作奇遇記-越南語是我的工作-bafybeibt7qwqvlv2wlpu6slpsb4zan2puo4ufmlffllepkaikoyrz4...

聽你說專欄|百轉的工作奇遇記:越南語是我的工作
作者:涂虹香|雙語切換自如的越南新二代 我是一個在台灣長大的越南新二代女孩,自有印象開始,已經是兩種語言自如的切頻轉換,開始上學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多了一種語言能力,本著語言的優勢以及國際化的時代趨勢,自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大三那年,開始了生涯規劃,在人力銀行輸入「越南語」...

【聽你說專欄|我們都是拚活的人】
📌作者:黃偉翔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畢業輔修成功大學心理系曾於高雄長庚成人精神科心理師見習南投地方法院簡易庭從事少年調查保護官實習 我是新二代,母親越南華裔本篇實習札記獻給新二代身份和其他努力長大的孩子們「我喜歡與社會弱勢族群相處,從他們發現光。

實習日誌|許恩恩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班
有別於研究所扁平而單一的生活,實習的日子裡,總是充滿許多驚喜,每週都穿梭在形色各異的人群與環境之中。身後的場景從越在嘉文化棧、1095,文史工作室、六腳鄉社區據點,到漁港周遭的印尼商店、火車站附近的東南亞商店、隱身大樓的美食街和美食、手機、流行服飾一應俱全的東協廣場,直至敬虔而...

「聽我說」專欄2022年回顧
我們從2022年初開始邀請新二代書寫尋找自我認同的經驗,作者們大多是大學生或社會新鮮人,從自身成長經驗出發,反思身份、多元、文化差異等重要面向。透過這篇回顧,我們希望能更用心地回覆作者們的創作,並且提供簡單的索引,讓讀者們能夠從文章連結到自身關注的議題。

實習日誌|李芸綺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新住民二代的身分或許讓自己比其他實習生早些時間進入移民工的議題,但不論是田野的經驗,還是與越南姊妹、移工建立關係,我跟大家其實都站在同樣的起跑點上,也一直在學習要如何與這群移民工們相處。不過很幸運的是,會一點點越南語這件事的確促使彼此能夠更順利展開對話,即便現階段程度極度有限...

聽我說|我的媽媽來自中國大陸,那個你們不喜歡的國家
長大後,我發現我不能夠透露出自己是來自哪裡、身上又留著哪裡的血液,因為我的媽媽來自中國,那個大部分台灣人都討厭的國家。

聽我說|愛,不分國籍
新二代的生命歷程被大眾抱持了什麼樣的期待?是因為媽媽的身分從小受到他人的耳語與歧視?還是積極學習媽媽的母語,順著新南向政策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這些或許是其中一部份的敘事內容,可並非全然如此。

聽我說|由兩種文化交織而成的童年
打著這篇文章的同時,我正身處媽媽的故鄉,睽違兩年,我和妹妹又如往年一般,準備在這裡度過暑假。這裡是我們的另一個家,這裡是菲律賓。

聽我說|全都是愛呀
生活中全部與新二代有關的事物對我來說都是普通又正常,於是不會特別向他人提起自己的身分。一是覺得自己和其他臺灣小孩沒什麼不同,所以不會想特別提起;二是自己對不懂印尼文化這件事,總會不自覺的感到自卑和遺憾。

聽我說|身為新住民二代,我跟大家沒有不一樣——身分認同的道路上我不孤單
「哇,妳眼睛好大」、「妳是原住民嗎?」,只要到了新環境,這些問題就會不斷重複上演。

聽我說|一位新住民子女的故事
我不認同我是「本地越南新住民第二代」身份的原因, 應回溯到母親家庭文化認同的事實。 祖父母自母親小時候,不鼓勵母親和她弟妹講越南話。母親家裡住在胡志明市第五郡,是華人區。廣東話、香港娛樂圈、TVB 就是母親與家庭同儕間的共同語言話題。

聽我說|起起落落落落落落才是人生——那段追尋認同的日子
「你的眼睛好深邃,你是原住民嗎?」眼睛大、五官深邃是我最大的特徵,像是一張身分證侷限我的存在,框架我的認同。

聽我說|我,好像跟別人不一樣
大多時候,我們容易因為別人不夠了解而做出的行為,而影響我們自己所賦予自己的價值,這是我在成長歷程當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在成長歷程中最大的收穫。

聽我說|我是「新二代」,不是「星二代」
在打字的當下我才意識到要梳理「我是新二代」這件事並不容易,說實在的我並沒有什麼覺得自己比較特別的時候,但在回憶這19年內發生的所有事,我發現身為新二代的我其實一直以來都在想要「證明」些什麼。

聽我說|越南的女兒 台灣的孩子
「沒有認同感一路走來會很辛苦,影響教學、生活、處事,然後憂鬱。」

聽我說|新之所向心的回歸
只要是身而為人,都不應該有所限制,只要我對這塊土地有認同,今天不論我的國籍為何,都可以是任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