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个人已经没办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接力访问033 冯俊华
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出现,最好是自己去创造。

【文章修改手冊】當「想」修改文章,我怎麼想?會怎麼做?
前幾天看到 @空心二胡 發表的文章《【Matters】教練,我想修改文章……》勾起了自己對於 Matters 修改文章的思考,其實思考這個問題在一開始來這邊的時候就有想過了,不如一次來梳理。Image by Anne Karakash from Pixabay在去年 Matt...

在成為編輯之前,我在找一個容身之處
我總是無法很實在地回答「為什麼要當編輯?」這件事,無論是對他人,或自己。像無數人文相關科系的學生一樣,成為出版社編輯一直是供在心上的某種夢想般的事情。幾乎所有來面試編輯的人,即便他不強調、卻也無法在面試委員面前否認——他總之是喜歡書的、喜歡閱讀、喜歡文字。

編輯是「把作者交來的內容」弄成書的工作嗎?
編輯是「把作者交來的內容」弄成書的工作嗎?是。如果,你有志於要成為一個專業的編輯,去學習、請教前輩們,在翻開一本書之時,除了閱讀以外,你還需要哪些專業能力!

個人視角回顧《平庸之作》發表會的三場活動
爾思出版在9/2、9/3共舉辦了三場發表會,本篇文章有大量的流水帳~

話題》「我在出版業上班」2023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普遍抱怨過勞、低薪、工時長
臉書粉專「我在出版業上班」於10月14日起發起線上問卷「2023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截至31日止,16天內共獲得442位出版業及書業工作者的線上答覆及意見回饋。Openbook閱讀誌匯整調查結果,並筆訪十多位相關從業人員的回應及分享,做成綜合報導,期許帶動更多討論。

圖書編輯的校對的工作有哪些?
重啟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終於回到編輯的實務工作分享。這次撰寫的主題是「校對」,就先來談談校對的工作與具體的流程。

人物》獨自走訪13座城市,會面找路突圍的出版行動實踐家:張紋瑄談《紙上極限運動》
在書裡,張紋瑄交代,選擇獨立出版(samizdat)作為首章節的名稱,目的就是想整合「以書寫、出版想像一種社群的生成」的專訪案例:「由書的製作及流通所連結起來的人們,同時也建立了當權者不允許,或是實踐者認為需要,卻尚未存在的結社。」

把網路文章做成電子書,步驟一:整理文字與構想內容
寫文章到做成書,有很多細節要留意,當你親自下去編輯,有時你也會看到你寫字的盲點,這也算是一種自我檢視的方式。而多半,這樣的整理也能訓練自己對文字的敏銳、對自我的要求,若真心想要把自己寫的字弄成書、賣出去,不妨先試著把自己寫過的東西拿出來重新閱讀、整理、組織過,也會有做成書以外的收穫!

永久保存人類歷史文化,永遠有多遠?
試想像,一群狂蜂浪蝶向你展開熱烈追求,你讓他們想辦法表達其永恆的愛意,於是 Alex 把「I love you」刻在石頭上,Bob 把「我愛你」寫在區塊鏈,Carlos 則說「永遠」只是騙人的把戲,沒可能做到,你會選誰?

漫畫》從惡童到《東京日日》(下):「松本大洋蒐集計畫」幕後 feat. MaoPoPo
「松本大洋蒐集計畫」至今邁向第7年,大塊也已累積出版了松本的11部漫畫作品,以及一部繪本。林怡君認為,真正影響台漫出版生態的是幕後出版人的共同努力。「我覺得那是一個整體,因為大家一起,我們才有可能把『那個東西』打開。」細數近年來投身做非主流漫畫的出版社,從長期出版歐漫的大辣,以及慢工、臉譜、積木、遠足、獨步、鯨嶼、新經典⋯⋯,還有長年認真經營展覽和漫畫推廣的公館漫畫私倉Mangasick。

漫畫》從惡童到《東京日日》(上):松本大洋漫畫在台灣(應該)都看得到 feat.MaoPoPo
《惡童當街》電影上映當時,任職時報文化主編的林怡君,剛踏上圖像書系編輯之路不久,重出松本大洋的願望始終未果。直到2016年進入大塊文化後,她董事長郝明義的支持下,才終於正式啟動了心中工程浩大的「松本大洋蒐集計畫」。

夜话回放 書寫帶領我進入的內在河流—為什麼而寫,那又帶來了什麼?
吉光片羽,逆流成河

報導》文化部推動優化圖書採購,加碼補助21縣市借閱電子書無上限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文化部長史哲及21縣市文化首長共同宣布,9月起讀者借閱電子書將「無上限」。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部推動公共圖書館配合保障出版社獲得定價7折以上「優化圖書採購」前提,文化部加碼補助「電子書計次借閱無上限」,除了讓讀者閱讀不再受限,且每一次借閱將支付作者及出版社9元收入,期盼達成「保障實體出版永續」及「促進數位出版發展」目標。

夜话预告:9.9 和陌生人開了一間出版社 9.10 重新想像一些 Old School 的議題﹔關於教育、關於學習、關於網路、關於未來
出版社 教育学习

文字定價的歷史觀察
純粹歷史問題:今天我們所熟悉,由出版社、刊物與報章「賣紙」換來金錢,再派予作者的「稿費制度」有多長的歷史呢?

夜话回放 十年文字老兵的自白
你是出版社帝國的白兵,還是參與自媒體盟軍的反叛勢力?

電子書系列/出版社賣你電子書,但他們都沒有在校對?
那麼,究竟是沒有人要買電子書,還是因為反正出版社也隨便看待,讀者也覺得那樣跟看網路那些亂七八糟(不論內容或是版面)的文章有什麼不一樣?那買書幹嘛?

英美書房》進入電玩《書行者:盜賊傳奇》,扮演文豪竊賊奪回失去的寫作能力,及其他藝文短訊
敘事型冒險電玩《書行者:盜賊傳奇》(The Bookwalker: Thief of Tales,暫譯)全球跨平台震撼登場!不論你是PS4/5、Xbox還是PC玩家,都能充分享受這款遊戲。

【酷兒出版】《The Gaze of Others》— 多元性別的集體創作 X 性別空間的無限想像
初次到訪「一坪半性別空間」,第一眼看到的,與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大致無異。大大小小的書架、各類型的讀物、盆栽、榻榻米、小茶几,還有那幅貼上「平權海報」的牆。唯一的不同,是多了一股亂中有序的「工場感」「我們已經連續pack了幾天,還有這裡的要pack!」Erica一邊說,一邊安頓地上的紙箱,紙箱裏是《The Gaze of Others Vol.1 - The (In)visible》的閱讀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