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448 are following
2.4k articles

話題》少女暴行之死的根源,乃名為「母性」的重重業障:讀《八月之母》

Openbook閱讀誌

2014年8月15日凌晨,日本愛媛縣伊予市警方接獲報案,死者狀態不堪入目,甚至被傷害到看不出性別。「伊予市少女暴行殺人事件」在2015年的審判後迅速落幕。據說加害者36歲的窪田惠在家中是絕對的權力中心,以話語煽動未成年男孩們行使暴力。有少年說,「我想透過暴行取得惠的稱讚與認可。」2016年移居愛媛縣的小說家早見和真,親自造訪20名認識窪田惠的愛媛人,確定了《八月之母》的方向:扭曲的母性。

馬世芳:《百年孤寂》教我的事(影片內有140頁簡報)

馬世芳

多年後,當我在羅斯福路「蘇杭點心店」咬下那顆美味依舊的桂花芝麻小包,將會憶起在對面敏隆講堂談《百年孤寂》那個遙遠的下午。

1

書評》日子當然辛苦,但辛苦不是生命的全部:讀夏夏《來日方糖》

Openbook閱讀誌

夏夏說,安於放任某部分的自己,一點點的粗糙。我想這是放鬆的感覺,對人對己,都無須力求無疵完美,也不必透過向外爭鬥攻擊來證明、確認「我是誰」。想要了解自己,得先靜下來,順著身體的紋理去撫摸按摩。觸碰到變種的時光刻痕時,請輕輕撫摸、慢慢呼吸,感覺模樣被全然接納,便構築為此刻的合一與完整。

餘韻繚繞的《馬戲團之夜》

小白的嬉隱肆

她將永遠不用再忍受儀式的折磨,她將扯斷自己的心靈所鍛鑄的枷鎖,起身飛走。

1

我是誰-1

容方

我是誰?我想做的是什麼?

1

每個人都應該讀讀朵卡萩的《乘客》

Cross

窗前的玻璃是個冰箱,把男人的倒影凍住了,然而冰箱凍住東西,是為了往未來延伸,這倒像是個能時光倒流的冰箱,往過去延伸,回到小男孩的窗前,給他瞧見那個老男人,那個自己。

王利器《新语校注》商榷

沉舟

《新语》的这个校注本主要有五点问题:第一,对于大家都懂的词条注释过于繁琐;第二,他所选择作为底本的浮溪精舍刻宋翔凤校本,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本子;第三,以这个底本为基础而作的所谓“校对”,基本上就是罗列各本的异同,但对于相异之点,往往并不取舍;第四,好不容易做的取舍,基本都是依从群书治要本,并且往往不说理由;第五,让情形更加复杂的是,这个本子在《新语》历代传写讹夺之中,还混入了仅属于自身的校对失误。

在黑暗中走向光:讀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Motonokia

買這本書,因為封面太美

1

现代诗日记:商禽-梦或者黎明-行径

泥梨

01 《籍贯》火红的太阳沉没了,镣白的月亮还没有上升,云在游离,雾在泛滥。于异地的黄昏,于夜合欢的叶隙挤落的风声里,我听见一个声音,隐约地,在向我询问:“你是哪里人?”我常怕说出自己生长的小地名令人困惑,所以我答说:“四川。”哪晓得我如此精心的答案对他似乎成为一种负担。

話題》死亡的發聲練習:蔣亞妮讀小川洋子《小鳥》

Openbook閱讀誌

「當孤獨死到來,當死亡前來叩門,誰不是孤身應門?《小鳥》其實是一本藉由最少的人物,與讀者一起討論:在終限到來前我們該怎麼與『生』共處的故事。」—蔣亞妮。日本作家小川洋子的小說總是充滿獨特氛圍與節奏,小說《小鳥》近日於台灣上市,作家蔣亞妮透過本篇書評思考小川洋子筆下的生死觀。

【詩】懼

毛毳

大聲說話的勇氣 比想像中不容易 顫抖中 抖著腳 抖著身子 話卻是很用力 大聲的 不害怕的 說出我很生氣 膽小沒有關係 做你覺得對的事情 使出渾身的力 誰也不知道 你的弱小 你的無力

現場》小說有證言功能嗎?韓國小說家金息訪台,談慰安婦題材《最後一個人》的非虛構寫作

Openbook閱讀誌

以小說《最後一個人》獲得「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的韓國小說家金息,透過殊異的寫作技藝與關懷視角,使其作品既具備小說的型式,又可視為時代的「證言」,深具獨特性與開創性。今(2023)年3月,金息應政大台文所之邀參與「台日韓作家研討會」,Openbook閱讀誌特別側記其訪台歷程,與讀者共享。

人物》如果生活若隱若現:專訪黃庭鈺《隱身術》

Openbook閱讀誌

環繞著敘事者的身體與空間,黃庭鈺的散文彷彿是在光天化日下勾出一道斜斜影子。有些時刻,感覺好像要揭露出「我」更深沉的狀態了,那可能是困惑、焦慮或是更多什麼,但是鏡位很快又轉移走——細節變得相對模糊,這也是一種「曖昧」作為「隱身術」的呼應嗎?幾乎逼視的,或許也是黃庭鈺自身與散文這個文類的關係。散文作為一個時常被視為赤裸的文類,如何在一本「隱身」之書裡塑出形狀?

2

房思琪與絕歌

甜寒

原文在我的FB 寒與蜜之地。房思琪與絕歌 2018.01(修改2020.03.20)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融入生命經驗創作的,少女被愛及文學為名擺弄與哄騙的控訴。《絕歌》 則是少年A——行為被詮釋為有性虐待意義的連續殺童少年犯——的自傳告白。

吳明益老師的Facebook貼文(-2017 Nov.)

TH Ku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吳明益老師昨天貼文,宣布即將停用Facebook和所有社群軟體。吳老師是一直以來對我啟發深遠的一位師長,我將他最近到2017年11月的貼文保存在這裡,一方面是我的私心收藏,一方面與各位共享;最重要的,當然,也是以此向他致意。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

白鷺

《我是貓》作家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至大正時代的文學家、時事評論家、英文學者,在文壇上的活躍時期約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也被認為是日本現代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有“國民大作家”之譽,代表作有《我是貓》、《少爺》、《三四郎》、《心》、《明暗》等。

我是誰

容方

我也是咒語,當你以靜默的眼神複誦著我

读济慈译《夜莺颂》

Sogni

以前的旧作😄 翻译的时候,早有大师查良铮/穆旦的译本在前。但是禁不住自己喜欢啊😍,所以就算是在关公面前舞大刀也照样做了。今时有了AI也一样,自己喜欢做的,还是会自己做,不会照搬AI的结果,😁。

5

五月

容方

無所事事的時候就在近旁的泥巴中翻滾因為一時的靜謐而歡呼

【詩】艱難

毛毳

一步步越走越艱辛 所有的寬容 留在開始  彼此不熟悉的當年 隨著年歲 隨著你佈滿皺紋爬上臉 原先的面容 開始改變 排開了你我 處處不留餘地的  開始分清 你和我的 區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