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40 are following
146 articles

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书

王庆民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尊敬的 陈宝生部长 陈文清部长 苗圩部长 赵克志部长 各部委、厅局领导 国内外各大媒体及媒体人士 国内外各位学者与社会活动人士: 我是一名遭受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伤害的学生,我在此呼吁国家加大力度对校园暴力与网络暴力进行打击,并提出以下建议: ...

谁是许志永?

滕彪

许志永博士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热情、坚韧,是非常罕见的。中国也有不少理想主义者,我自己也算一个;但他的纯粹和理想主义,达到了罕见的程度。勇气、克制、自我牺牲、持久的热情,加上他的法律背景、行动力和领导力,使他成为中国维权运动的最核心的领军人物之一。

1

【师爷说法】No.006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信访而不是告官?

新青年聯盟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信访而不是告官?背后有哪些历史和现实因素?信访和诉讼哪一个效率更高?

歷史上依前車之鑑所做的改革,始終不完美!問題出在何處呢?

大峽隨筆life

Photo by:Paulo Marcelo Martin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412603/歷史總是從不同面向不斷重演。宋朝的強幹弱枝、中央集權政策,是出自於唐末節度使藩鎮割據之亂而衍伸出的產物,當思亡國前車之鑑,當然就朝這方面改善。

(公文写作)XX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总结

一介玩家

之前写的一些公文,放到matters上。内网是指定不让发啊

反垄断政策对中国平台经济的影响【硬核语音第19&第22期】

新青年聯盟

中国政府对于阿里和腾讯等网络企业有着怎样的反垄断策略?本次分享的论文将评估以“tech crushdown”为动机的中国反垄断法和相关政策的改革。

流量时代,中国短视频新闻媒体的“无良报道”

反鸡汤的Kevin

...视频内容看似与新闻标题相关,实则是毫不相干的网络视频素材拼凑而成,况且视频只有滑稽的背景音乐,没有任何原声,你能看到的唯一信息只有文字。但这几种元素结合起来,洗脑效果非常好,利用具有强重复性旋律、情感表现较强的音乐片段,配上相关的画面(但不是此新闻的画面),能让你在极短时间内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 ...

关于谣言与辟谣

反鸡汤的Kevin

李文亮医生最初也只是抱着关切他人的心态,在亲朋好友的微信群中发布了所谓“谣言”......

实现“共产主义”从来不能依靠党

反鸡汤的Kevin

群众自古以来都是等待着“明君”,遇到不公的事情就希望能有个“包青天”给自己做主...

舞台劇《辯護人》與修復式正義

CK|ChakmanDesign

最近一連看了兩場演出,其中一場是香港中英劇團的舞台劇《辯護人》,講述犯人王然在台灣公眾地方無差別殺人,當場被捕,然後被判死刑的故事。

《Better Call Saul》: 道德與自由

亂世中的一舊飯🍚

(大幅修改了之前的文章, 歡迎各位討論賜教) 美劇《Breaking Bad》的衍生前傳《Better Call Saul》終於落幕。劇集以《Breaking Bad》中的配角Saul Goodman / Jimmy McGill 為主軸,講述這位樂於遊走在刀鋒上、與罪犯狼狽為奸的律師,是怎樣落得如此下場。

失敗者回憶錄162: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

李怡

2014年,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貪被捕,他在法庭上說,時任港澳辦主任兼政協副主席的廖暉給了他1118萬港元花費。

失敗者回憶錄161:嗚呼!香港人自豪的廉署!

李怡

香港另一個在九七前地位超然的機構是廉政公署。

1

現代法治觀念從何而來?——探訪《大憲章》的歷史封印地

郭偉文 Wyman Kwok

《大憲章》(Magna Carta)是現代法治觀念得以形成和實踐的歷史淵源。筆者探訪了此重大人類歷史文件當年的封印地,英國的Runnymede。本文分享當中的一些得著,包括照片、相關資訊,等等。

香港還會是國際金融中心嗎?

一個人

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可以隨意被拘捕,資金被凍結,企業被罰款;試問還有誰會願意在香港投資?

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龍(中):為保衞共和而「衞生獨裁」?

龔克的功課

從疫情兩年來的博弈進程來看,雖然法國行政當局為應對疫情而獲得了平時狀態下無法想像的權力,但這種權力並非絕對性質,按照馬基雅維利的標準,它既不是無限期行使,也並未突破最初需要應對的事由、變成對社會生活進行全面管治的工具——正如在世界其它某些地方所展示趨向的那樣。

韋森:國王、上帝和法治之間的權力遊戲

大家備份

2015-06-09*在1607年,英格蘭首席大法官愛德華·庫克爵士在《禁令實例》中說:「對於特定事業而言,法律是黃金魔杖和手段;……國王應該位於,且僅位於上帝和法律之下」。

邵建:大政府更需要法治

大家備份

2014-10-20*近日《金融時報》發表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戴維·朗西曼的一篇書評《福山的良治社會三要素》,它評論的是美籍日人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落》。福山的專著尚未翻譯,無從閱讀。但根據該評論,「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需要三個構成要素:強政府、法治和民主問責;而且三者缺一不可」。同時,這三要素也是一種價值排序,正如法治在民主之前,強政府又在法治之前。

邵建︰自由主義的寫作倫理—— 《法學教授朱蘇力懂法治嗎》補白

大家備份

2014-01-21 *《不知法治為何物》是前幾天我為騰訊《大家》寫的一篇稿子,發出後,編輯改了題目,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覺得比較刺人,不太合適。便發了封電郵,請編輯用我原題或另換一個。於是有了現在的標題「法學教授朱蘇力懂法治嗎」,比原來更刺。也許編輯有自己的考量,我不置評論。但現在這個題目分明在我名下,卻並非出自我,且又違背了我自領的一份寫作倫理,便覺得需要補白。

邵建:法學教授朱蘇力懂法治嗎

大家備份

2014-01-19 *這一段時間,有兩句話很惹人注目。一是一位副市長在一起政府輸給市民的官司中聲稱「不能盲目相信法院」。另一是北大法學教授朱蘇力聲稱「社會轉型期不能過分迷信法治」。這兩句話宛如一唱一和,放在一起更有意味。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