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化
15 are following
19 articles
蒟蒻魚

兩文三語之趣

含不雅用字,請謹慎選擇閱讀!

蒟蒻魚

卡陰和撞鬼

關於我和鬼「杠上」的一些小事

蒟蒻魚

蜜糖與砒霜兼備的「冧」

既可以如蜜糖般甜美,亦可以如砒霜般致命

一隻會彈琴的貓

女孩與語言、文字的奇幻之旅

一個語言代表一整個民族性,但語言發明最初的功能,不是只要可以溝通就行了嗎,為什麼要因為不了解就歧視和批評呢?

蒟蒻魚

各種各樣的佬

Be a better 佬!

蒟蒻魚

「仔」字趣談

Be the 仔 you want to be

有字之事

這是什麼口味?什麼口感?

詞彙選擇

Chin

我們改變了但腔調還在

或腔調改變了但我們還在

Colleen/

就是要精經計較-關於精液和經血的中文選字

精 : 物質經過提煉後,純淨無雜質的部分。「酒精」經 : 承受、忍受。「經得起」。恆常、時常。「經常」。

梅計畫

【人在義鄉為異客】1-差點害台灣沒憲法啦!

語言學校上課竟然要聊自己國家的憲法...?

遊走基

當代外语教材批判

當代外語教材批判,更是批判了外語學習的體系,過於程式化、工具化,反而忽略了學習一門外語就是學習一種思考方式、接觸一種全新的文化這樣的本質。

蒟蒻魚

粗在哪裏?

本篇純屬鹹魚嬸對粵語粗話體會的分享,不適合未成年人士或對粗話反感人士閲讀。

Hachoou 哈啾

2030 雙語國家 唱衰也是成長的動力

台灣2030年要成為雙語國家,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覺得「台灣好國際化、好潮喔!」當我還是屁孩時,上課都沒在聽的,不管是英文、國文、唱遊課都一樣,長大要用才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國際上好像不會說英語就難與世界接軌;職場上若...

cryptoandtreasury

東方的朝聖者

一種語言現象

Yi-Wen / 阿兔

學你的語言:我的德語、他的中文|跟德國人聊天有感

大學社團的學姊帶著德國籍先生和才三個月大的寶寶來訪,我們交換了一些學了對方語言之後的疑惑和想法,也有一些難以解釋的概念。

9樓C室

字裡行間見殖民——讀《The Last Lingua Franca: English until the Return of Babel》

在互聯網科技及非英語地區經濟並行發展下,地球上再沒必要有甚麼通用語,而英語則會成為將成歷史的「通用語」的最後範例。語言的傳播大多都有其實際因素,當中又以政治因素居多。以往語言的傳播,像古希臘時期、羅馬時期、歐洲列國殖民時期,乃至二戰後以美英為首的聯盟,都是透過文明(包括宗教)與軍事力量傳播自身的語言。

牆外

十年方言,十年謊言,十年荒言

在youtube重溫《十年》:我們正在見證的,是「昨日廣州,明日香港」的過程嗎?可能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其實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語言消失了,文化也將默默死去。

津轻海峡

钱锺书与文言文的问题再思考

拙文《看錢鍾書如何玩不轉文言文》再中國大陸的社交媒體豆瓣上發表,頗引起一些有趣而且時有戲劇性的辯論。我自己也對相關的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思考。現把有關的思考和辯論發表出來。很高興豆瓣友鄰大都是願意講理的,愛面子的,不好意思持續噴糞的。在公開場合,一言不合就噴糞,甚至一開口即噴糞,這顯然是一種特殊的國情和歷史現象。值得記錄下來。這種現象本身可能比錢鍾書與文言文的問題更重要或更具有現實意義。

Jerome

地方文化觀察與差異趣味 - 語言篇

前篇寫了讓所有人幾乎第一印象想到的 - 飲食,麻辣鮮香的川菜,用有特色酥酥麻麻花椒入味的各種形形色色菜品與小吃,都是不可錯過的好滋味。連結在此:地方文化觀察與差異趣味 - 飲食篇。這次來聊聊 -語言大體來說,整個中國大陸西南區域的語言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關聯性,如果會四川話,幾本上重...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