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24 are following
27 articles

抑鬱症復元故事訪談(家庭因素)(End)

小信差

問題五:想跟社會及精神病患者說的話 C:你很厲害,靠自己在後期追上別人本來有爸媽教的東西,你卻靠自己去經歷和學習。最後想問的是,對於你現在的經歷,你有甚麼想跟這個社會說?N :唔…(思考中)我覺得是針對精神健康、個人成長和家庭、學校方面的話,有幾方面想說。

抑鬱症復元故事訪談(家庭因素)(Part2)

小信差

問題四:成長的遺憾 C:聽起來你媽媽對你的影響很大。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你覺得會有甚麼不同?N:嗯…(思考中)我覺得可以走少些冤枉路。剛才提到,中四時,我選修文科的中史,本來讀得好好的。這科不是精英班的科,我的中學比較着重理科和商科。

抑鬱症復元故事訪談(家庭因素)(Part2)

小信差

問題三:童年創傷:母親的身體及精神虐待 C:你家人對你的管教很多,要求也很高。剛才聽到你說10歲時很多事情便要自己一個去面對,當時發生了甚麼事?家裏的問題在10歲前存在嗎?N:家裏的問題是我出生以來就存在,她一直都有那個焦慮的性格。當時我還未決志成為基督徒,在「拜神」時香蠋未...

抑鬱症復元故事(家庭因素偏重)訪談(Part1)

小信差

適逢香港最近就虐兒的問題熱切討論,政府又開始草擬強制舉報虐兒的立法草案,也許我的分享,讓一些同樣經歷過身體和精神虐待的人有些安慰和勉勵,也讓其他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認識更多。

Life must go on…?

亂世中的一舊飯🍚

和抑鬱交手的經驗告訴我,抑鬱的感覺很可能冷不防地出現,我不可能叫它完全消失,那就唯有面對它。

164 | 世界精神健康日,让我们来谈谈care

结绳志TyingKnots

在世界精神健康日到来之际,结绳志准备了一份短小的主题书单,让我们暂时把知识建构的路径放在一旁,借助人类学研究近十年来对精神健康关怀/照护/疗愈问题富有建设性的探索,从系统与劳动、临床与日常、常规与非常规角度来谈谈精神健康的care何以失败、何以可能。

日月日月對海的思念 - 01

海的日月日月

那天再去看海,天空特別藍,空氣特別清新,海浪特別大,心情也特別好。好的,答應你會多去看海,去看看你。

曝鹿設計專欄-黑暗並不總是寂寥,越是在黑暗中,越能綻放光芒

Jhane

雖然工作的時間大幅減少,但八月卻比想像中的快,可能心態變得較輕鬆,也不再時時刻刻專注於工作。

曝鹿設計專欄-你終究會成為,你正在成為的人

Jhane

七月做了許多改變,每一天身體都在重新適應,似乎每隔一週就有新的症狀,或許是一直以來都無視的不適,逐漸浮現,也體會到心理的影響有多劇烈,察覺自身既強大且脆弱。

精神健康復元及減壓講座文字版(Part II)

小信差

講者:新生精神康復會職員W,NEAR 對象:伊利沙伯中學及銘基書院的中學生 目標:向中學生帶出精神健康重要性,分享減壓方法 本文綜合兩間中學的講座分享內容,講座當天不夠時間提到的,這裏會更詳細記載。「反思」和「給學生的話」部分,融合了基督信仰元素。

今天你笑了嗎?

女皇恩恩

抑鬱症並不可怕,不正視才是最可怕

【薩拉百利·哥德斯 — 思考中】

我的平行世界

被虐狂?

台北吃貨食記_午葉蔬食

Elena

藏身在內湖科學園區裡的蔬食店,店內乾淨明亮,店面有超大面的落地窗~採光超棒 挑高的空間感和座位舒適度都是滿分,有植物感的清新香氣,喜歡這裡的沙拉紫米飯,餐點減醣低碳又好吃到不行!店內有插頭,也適合下午辦公,跟朋友一起午餐過上連假前的午餐時光今天我吃經典午葉嫩雞沙拉 〈嫩雞胸/新鮮...

冥想與精神健康

卓見・耀目

自己開始接觸冥想,是因為曾經有過一段精神狀態極差的日子,嘗試尋找辦法緩解,其中閱讀心理學和哲學相關文章是辦法之一,一天在文章中發現正念冥想會激活人腦中一些區域的神經元連接...

疫後工作忙碌和鬱悶

生活一點甜

今天星期六休假,小孩子學校復課不久就進行小測評估,工作上也忙得要死,一大早便回公司,加班到很晚,在公司吃杯麵,放工回家便沖涼睡覺,一早便準備小孩上學,回公司工作。難得小孩測驗完畢,星期六就去迪士尼,舒發一下工作和生活的鬱悶。

淺談「康復者」

Ching

文明社會窮得只剩下「文」、「字」

【減磅之旅 Day 62】音樂與精神健康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我在兩年前開始發現自己有嚴重頭痛情況,工作時,必須要坐在一個有「高靠背」的椅上,甚至要有一個「厚枕」墊著後腦,與及很難連續工作超過三小時 (即是半晝),過程中,每兩三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當年,我們手上沒有血壓計,在太太中風後,我才發覺是血壓所致,當中特別是飲食問題。

致社福同工: 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該怎麼開始

Brandon

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該怎麼開始 我認為我們的工作總由我們的服務對象開始,當我們面對求助人的時候,我們要在接觸中盡量了解他全面的情況,這包括他的病情病史、他的個人和家庭歷史、他的優勢與弱項、他的內在心理衝突與環境的壓迫、快樂回憶與創傷經歷、生活中的風險因素與保育因素,還有當事人旁邊的重...

「累了」。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寫照。

人間世

進入職場後幾年的人,普遍出現了「滑牙」的狀況。

身心疾病的糾纏

Jerome

現代生活的壓力無處不在,而身體健康除了觸目可及的物理性健康外,心理精神的健康同樣是不可或卻的重要。聽到類似的案例後,不免又想起這段往事,只願現在遠方的友人已恢復健康生活,重新在人生中發光發熱。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