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給工人們|裝配線上《鐵做的月亮》
「只有風在怒吼,我們卻繼續沈默」

書評•評書|安妮·艾諾的法式「懺悔錄」🔞18禁🔞
「我愛的是你年輕的身體和蘇聯的國籍。」

歷史的點線面之面——抗日多少年
上周提及歷史,那就繼續這話題,今次是抗日戰爭。近幾年中共將8年抗戰改成14年抗戰,即由1937年提早由1931年開始。中共選擇1931年作開始,是因為九.一八事變。相信大家心知肚明為何有這改動,是要表明中共是帶領中國人民對抗日本侵華,贏得勝利。

虎讀不食子|走出「迷霧」滋養自己的童年創傷
我在reject什麼?其實,我在reject那個受傷的小我,她依舊在我的心中等待著那份她期待已久的來自父母的愛。這份愛現在我可以給回她,只是永遠彌補不了缺失、失能的父母。

《大人的11堂寫作課》是給予,也是服務
作者: 粥左羅出版社:今周刊《大人的11堂寫作課:實現讓生活、工作都成功的複利人生》這是一本談寫作的工具書,依舊能從中萃取一種態度和價值觀。■ 緣起去年在圖書館借了《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就一直很想收藏一本這類工具書,護身符的概念吧(笑)!

《米奇7號》宇宙社畜的一天
在小說《米奇7號》裡,永生技術實現了,但只用於「下流」階層,那些必要時可拋棄的克隆人,宇宙級的永生社畜⋯⋯永生技術變成了一種想不開才會「簽下去」的賣身契。

《拯救手機腦》三個系統,為什麼大腦容易被手機駭?
你的腦子還活在熱帶草原的日子裡,並沒有因應現代化而進化——壓力、偵測、獎賞系統說分明⋯⋯。

知音難尋
上周提及共鳴,想起另一個同義詞:知音。如果共鳴是一個樂章的一部份,那知音可能會是整首樂章。人越大越發現,不論是共鳴,還是知音,都是世間離尋之事。共鳴/知音這主題,也在李琴峰老師新作《星月夜》中找到。《星月夜》是她第五本在台出版的作品。這故事講述兩位來自不同背景,但經歷相似的女子的...

《今天開始要愛你》:一場愛的救贖
首先,別被書名《今天開始要愛你》騙倒,這不是一本愛情小說,然後,也別受作者朱川湊人的一貫風格所影響,這不是一本恐怖小說。真要為此書分類的話,該定位為溫暖人心的奇幻小說吧。憑《花食》奪得直木賞的日本作家朱川湊人有鄉愁恐怖小說名手之稱,個人風格獨特,擅長書寫都市怪談,小說中經常出現令...

《超能殺人基因》:除非兇手擁有超能力
既晴的書總能讓人一氣呵成看完,因為情節太緊湊,可說是毫無冷場,令人根本捨不得放下來。既晴被喻為台灣本格派推理翹楚,所寫的作品都富有很重的台灣特色,堅持以真實地點為背景,以推理加黑魔法等架構出一個詭異世界。第一次接觸既晴的書,是他獲得第四屆"皇冠大眾小說獎"的百萬首獎的《請把門鎖好...

有誰共鳴
我很喜愛的作家李琴峰老師終於再有新書出版——《星月夜》(台灣版)。日文版早在2020年出版。這台灣版的翻譯部分仍是由她親自處理。書一出版我就買來閱讀。不過,今次並非介紹《星月夜》,反而想先介紹一本也是在2020年出版的作品,郭強生老師的作品《尋琴者》。

虎讀不食子|Atwood和她的《My Evil Mother》
現在,在不否定正常女性面對母職所付出的一切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文學作品踏足禁地,描寫「Evil Mother」們,是如#MeToo一樣的飛躍。

《感應》:不可思議又合乎情理
既晴是我很喜歡的台灣推理小說作家,這本短篇小說集《感應》是“張鈞見系列”的前傳。既晴自《別進地下道》開始創作了“張鈞見”這個非一般偵探,其後還有《網路凶鄰》、《超能殺人基因》、《修羅火》和《城境之雨》,而《感應》就是張鈞見剛剛加入“廖氏徵信諮詢協商服務顧問中心”時所接觸的四宗案件...

獻給工人們|柴靜《看見》
那些我們忘掉的、看不到的礦工、勞工、移工、所有的工人,我們看得見你們❤️

夜裡,當我們仰望——李琴峰《星月夜》
李琴峰《星月夜》以不同的時序拉開另一個世界的帷幕,在廣漠且喧囂的人間,有一顆星星靜靜亮起,無懼暗夜的淵藪,緊緊依偎著月。

嗅覺之謎~你今天聞到了嗎?
香氣對每一種動物都有意義,當然人類也不能例外。只是狗狗可能更喜歡深濃的纈草芬芳,而人類則喜歡玫瑰——好奇纈草的味道嗎?想像一股潮濕的泥土,在春天初雨裡,與一隻狗狗攪和過。這是喜歡纈草的人的形容。不喜歡的,往往直接一點:穿三天沒洗的臭襪子味。

《最好別想起》:勇敢面對黑暗的過去
人生中難免會遭遇痛苦的事情,有些記憶痛苦不堪,寧願一輩子也不要再記起。儘管不想憶起痛苦的回憶,但正因為痛著、苦著,想忘記卻忘記不起。如果有一種療法可以徹底抹去某一段記憶,你會願意接受療法嗎?又有哪一段記憶你想清除?如果可以選擇性地忘記受傷害的記憶,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從正確解讀小說的起手式開始
透過作者對名著的解讀方式,可以看到本書的思考核心所在:學習到多元的知識和觀點,以此掌握不同的「概念」,就能勾勒出「世界觀」,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肉」。

劇作家契訶夫
近年有不少書籍是劇本,最熱賣的一定是編輯莊梅岩的著作,一出版就登上書籍排行榜第一位。其實劇本成書不是新事,杜國威老師的劇本,當然都因為舞台劇的關係出版相關書籍。而香港話劇團總監潘國森老師及陳志樺老師亦有他們的劇本集。如果要數我第一套的劇本集,一定是《阿信的故事》(《おしん》),分別是一套日文版及一套簡體字版。

書評•評書|太宰治的「百顧富士山」
若我有幸能夠親身遠眺富士山,我會記得他的眼神來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