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
17 are following
22 articles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超譯《尚氣》

      《尚氣》不是辱華,而是 against the Chinese diaspora。直接點說,這是一套敘述 Overseas Chinese 如何抵抗 Mainland China 的電影。

邱莫凡

電影的變遷|記憶幽靈與時光翳流

自Lumière兄弟於咖啡館邀請人們反思自身存在,關於電影藝術性的辯論伴隨一個多世紀技術迭代未曾停歇。電影是時代的鏡子,幫助人們理解20-21世紀。本文透過媒介考古於當下普遍「圖像過載」的數字環境中思考電影的過去及其未來發展。

Matty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異鄉人 | 金馬達基金公告 NO.61

本期金馬達將整理近年新一波「潤學」下的遷移與勞作,被迫失去故土後的在地異鄉人視角,以及無數種散落、定居的生活——我們都在出走與生活的循環裡。

是肿不是胖的肉骨头

《行云纪》《Fricatives》Kowloon

2.9.2023

AlvisSio

新「正常」,新離散——重讀《台北人》

人與書的相遇,和人與人之間的一樣,都講緣份。有些人和你在茫茫人海中能見上一面,淡淡相會後就轉身,往各自的命途繼續前行,千迴百轉,兩相遺忘,緣淺;有些人能伴在身旁走一段不長不短的路,時間一到,緣份一盡,扭盡六壬也留不住,緣不夠;但有些人,初見之時,你懵懂未識其好,待心智隨歷練的增長...

在移動之間的P某

⛰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與島、與海

如果「島」是驛站,讓人停駐;若在本土失意,就往島裡,面朝大海。因為有海,島,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

清洋

不專業劇評|《鐵行里》

畢竟每個人經歷、感受、記憶一個地方的經驗,都是獨有的,是一種特定的時空人事的交互,不盡相通,也無法倒模複製的,最終也是歸於一種個人的情感意義。而我們也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自己的話;如像地方也在以它的方式,默默盛載著發生在它身上的變遷,見證著歷史流變。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你我的解放緊密相連:朱剛勇讀《離人散事》

《離人散事》以散文形式,書寫散落大陸、島嶼上動態的人們:柬埔寨貧困村落的農民、流亡在各地的藏人,以及台灣的外省老兵與部落青年。神奇的是,雖然寫的是遷移、流散,人們的面容卻在遠離家的過程越顯清晰。

在移動之間的P某

那陣時不知道

那陣時不知道何謂原鄉。人總是在異鄉回望,才清楚看得見原鄉的輪廓。

人二譯社

Lost in Translation|關於翻譯的碎念:定義、失語和罪疚

詩中關於語言、權力、殖民和離散的思考,隱藏在平淡日常的描摹中,一來一回形成獨有的張力。Eric訪問中提到「內疚」和「翻譯」,似乎卻暗示了語言、翻譯和身份的關係。

Chin

千年家族|飲食

千年家族的第四篇,這篇文章應該算是個過場。

Chin

【連載】千年家族|血統

但說到「表親」這個詞,也只有在西方文學的中文翻譯裡看到,在她日常中從沒出現過的角色。或許只是DNA中有點點的關係,有著相同的高曾祖父母,五代以前都是一家人,如果家族沒有流亡,他們可能共享一個名字、有著相同的信仰。也可能他們根本不存在。

Sino縫

《愛的不久時》速記:離散同性戀

深夜突然醒,吃了點東西配張亦絢的《愛的不久時》。讀到一句「我來自同性戀」,我疑惑了一陣,試想我說:I am from Gay 代表著什麼?當朱天文《荒人手記》說「同性戀者無祖國」,張亦絢卻將同性戀視為根。這是什麼政治宣言呢?不但如此,《愛》的主角甚至將Alex的猶太身分與自己的同...

Demoralized

在夢裡

在第一層夢裡 雨水潲進窗戶 窗外的樹下滿是落花 藍色的一朵朵 提醒著我 海是如何死在陸地上的 在第二層夢裡 阿公躺在藤椅上 呵斥我停止吟唱母語歌謠 「要講國民語言」 或許是以此來讓我不敢忘記 我是誰國的什麼民 在第三層夢裡 我抱怨肚子餓了 藤椅上的阿公叫我去挖蕃薯 「外面...

Demoralized

扶桑樹下

For the fragile, for the forgotten, and for the struggling

Demoralized

船與麻雀

這無日無詩的寫作無盡頭亦無追求

Demoralized

唱歌和游泳

是完全荒謬的寫作呢

Demoralized

海島女媧

荒謬的不合格詩歌

IrisChen

液態鄉愁:在世界文學中書寫華人故事

鄉愁不再只是一張小小的郵票或一汪淺淺的海峽。張翎來往家鄉和移民之地,不斷修正對「家鄉故土」的觀感。回望故土,感受到的是一種「液態的鄉愁」。

Demoralized

夜夜心

荒謬的不合格詩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