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歌的形式|月影與珊瑚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

我愛過|Louise Glück的詩句•我的人生碎片
其實家鄉一直都有河,只是我不懂睜開雙眼,相信自己。

寧獻王的《夜坐》
一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的「夜坐」,唯一的「時間」是「黃昏/昏黃」,彷彿一天在人生中的重複出現就是回文本身。

《回文類聚》之具象回文《蟠桃》
八月初,依舊盛夏,賞一個「蟠桃」吧。

《春詞》順回兩首
具象詩跟回文結合,豈不快哉?!

詩歌的形式|詩與歌的界線在哪?
如果可以,我會離開我自己

詩歌的形式|讓俳句來延伸電影!
如果我開一個雜貨店,詩歌也將會是我的零錢。

獻給工人們|裝配線上《鐵做的月亮》
「只有風在怒吼,我們卻繼續沈默」

《回文類聚》之藏頭拆字 vs 德文拆字兒歌
白居易這首藏頭拆字詩和今天偶然聽到的德文兒歌讓我感嘆文化、語言之間的相通性,太有趣了!

回文詩|《求索》——寫於但丁逝世700週年
還在懷孕的時候,剛好是但丁逝世700週年,香港浸會大學發起了一個以貝雅特莉絲為意象或者歌頌對象的詩歌創作活動,為的就是能夠出一本詩集,紀念但丁。這個詩歌創作活動挺有意思的,因為雖然是紀念但丁,卻不衝著但丁寫詩,而是衝著貝雅特莉絲。不是嗎?

虎讀不食子|Mary Oliver的《紅鳥》教你不做哪吒
詩歌究竟該不該書寫傷痛?你要在詩句中書寫哪吒的割肉還母還是Mary Oliver的「I would not give my life for a thousand of yours.」!

An A Unchained -- A Poem NFT
這首具象詩的最終解釋權在我;怎麼闡釋全在你🫵🏻

詩歌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批Thomas King的詩集
詩歌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詩歌的形式|鄉•雲
「鄉」好像是一朵平日裏看不太清楚的雲,在春節會逐漸飄到頭頂,它也會跟其他的雲相互碰撞,狂風驟雨,雷鳴陣陣。在異鄉的我抬頭看,我與留在家鄉的人們看的是同一個月亮,卻不是同一朵雲彩。【為《歐洲書評》還寫了篇不特別長的essay《關於回文》,將會把它翻譯成中文,在《求索》之後刊在這裏🙏】

書評•評書|「看著台灣從我身體裏流走」Victoria Chang的《Dear Memory》
那一張張舊照片被詩與文字填滿,好像在告訴我們,如果你仔細傾聽,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成為一首詩,傳唱下去。

抗爭與詩的「幣經之路」
如果抗爭的詩歌在Web3能夠惠及更多抗爭者,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而不只是在文學雜誌裡出現一次就默默無聞,那我們不正可以說,找到了詩歌與抗爭的「幣」經之路嗎?

兩首回文詩歌入選《歐洲書評》的Pearls之:簡介
關於這次的出版經歷,之後我想陸續更加詳細地記錄一下(分幾次寫),先會把「On Palindrome」用中文寫出;另外,會分享每首回文詩歌的創作經過及最後成果,因為,兩首回文詩歌都是以我手寫原文形式加設計刊出的😊;最後,在收到贈刊後會分享實體書的感覺,因為《歐洲書評》為我的回文詩歌做了非常棒的印刷設計,想看回文詩歌,需要自己把書頁裁開喔!以上為新年第一篇記☝️致創作、詩歌與愛文學的人

詩歌的形式|Susan Howe的具象詩集《調和》與1939年12月8日
Susan Howe是一位1937年出生在波士頓的詩人,我也是第一次接觸她,就讀到有趣的具象詩歌。願在冬季分享給大家,在寒風中送一眸清新和思緒。

詩歌的形式|致《所有跪著的花》:你有幾個「一千零一夜」?
你如何形容自己的Trauma?你又有幾個「一千零一夜」?

This Way to the Poetry|《我》與其翻譯
真有意思,繁體字的「聽」還保留著「耳朵」偏旁,至少,是受動者一方的字形;簡體字的「听」已經是「口」字旁了,抹煞了受動者,只有一張嘴,是描述說者的字形,能不能算是被動的極致呢?昨天我種下了一棵Golden B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