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21 are following
31 articles
郭享玖

踏出框框,思索生活 | “文化研究”学什么

温馨提示我目前正在香港岭南大学的文化研究硕士课程(Master of Culutural Studies,MCS)学习,此系列文章,我将通过日常的观察和思考,结合课堂所学,与大家分享“文化研究”这个专业在学些什么。** 此文附了2023年MCS的招生信息,欢迎转发给感兴趣的朋友。

郭享玖

同一個屋簷下,她和她的“解放與壓迫” | “文化研究”學什麼

我目前正在香港嶺南大學的文化研究碩士課程(Master of Culutural Studies,MCS)學習,此系列文章,我將通過日常的觀察和思考,結合課堂所學,與大家分享“文化研究”這個專業在學些什麼。

酉昔

【未來的香港還會有____嗎?】

多重阻礙之下街頭小販的未來,似乎和香港公民社會的未來一樣,飄忽不明。

郭享玖

“個人的即是政治的” —— 學習成為一名女性主義者 | “文化研究”學什麼

我目前正在香港嶺南大學的文化研究碩士課程(Master of Cultural Studies,MCS)學習,此系列的文章,我將通過日常的觀察和思考,結合課堂所學,與大家分享“文化研究”這個專業在學些什麼。

困兒

【覺醒:// 第1章/ 第3節/ 】華人文化:積累財富、大家庭、繼後香燈

老一輩未能發展自己的生活和個人興趣。他們的字典裡沒有自我實現的概念,因此他們繼續成就他人。 這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獨立生活對上一代及下一代來說,都有經濟上和精神上的困難⋯⋯

困兒

論生存,論死亡:說到底,還是生活

每個人在未死之前都是生存的(廣東話比較有神粹:每個人未死之前都係生歐歐),死亡不會預告⋯⋯生存之所以珍貴,不是昨天的那些歷史;和明天的那些可能/或許/有機會發生的事,而是當下,當下才是生活,才是美好的源頭。

困兒

【覺醒:// 第1章/ 第2節/ 】一名移民英國香港人的背景和生活 -- 以及離開的源起

移民的決定是在一周內做出的,但我們最終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執行。在決定的一刻,我們不知道這會為我們的生活目標掀起巨大的浪潮,對我們的文化產生一種如此深入的反思。

困兒

【覺醒:// 第1章/ 第1節/ 】一名移民英國香港人:文化與自我發現之旅

就像我在決定離開自己的文化後重新覺醒了一樣,當覺醒的濾鏡一旦裝上,我已成為了自己文化的局外人了:一些平凡的小細節竟令我感到恐懼,在我意識到文化對我的影響如此強大之後,真的有一點嚇到了。

亂世中的一舊飯🍚

《Better Call Saul》: 道德與自由

(大幅修改了之前的文章, 歡迎各位討論賜教) 美劇《Breaking Bad》的衍生前傳《Better Call Saul》終於落幕。劇集以《Breaking Bad》中的配角Saul Goodman / Jimmy McGill 為主軸,講述這位樂於遊走在刀鋒上、與罪犯狼狽為奸的律師,是怎樣落得如此下場。

寫作之貓

轉載自我的方格子|南少林武術與反清運動

從清末的武術小說開始,我們就已經看到一系列有關南少林武術的相關小說及故事,無論是真是假,我們或已經能夠看出南少林的重要性,它對嶺南文化、福建文化及台灣文化的重要影響仍然存在於各層面的傳統文化中。

赤風又三郎

驳姨学理论

反驳一些不合理的点

Chhoà A-hâm

影評:從女性主義電影評論分析比較《孤味》與《血觀音》

本文指出,男性角色的缺席並非「消失」,而是透過男性的失語、客體化,強調了他們的符號性意義,進一步輔助敘事深度。而女性角色的經驗或氣質被強調,不是為了鞏固刻板印象或者報復刻板印象,而是與傳統認識進行複雜的調情,。女性群像電影的崛起是一項挑戰,並非為了取代或報復男性凝視,而是提出一種具備包容性的超越,並要求觀眾施以更深度、更縝密、非二元的解讀,以真正成為電影文本的共同創造者。

Chhoà A-hâm

當社交成為一場巨大遊戲-Tinder如何讓你欲罷不能

(原文於2021/12/16刊載於MPlus)   在當代社會中,人的一天從社群平台開始。按讚、留言、分享,社群平台提供我們這些行動的選擇,也透過演算法分析背後的心理機制,進一步決定往後我們看見的內容,讓我們更加欲罷不能。無論是接收新知、追蹤朋友動向或是正經公事,人們高度依賴社群媒體所提供的資訊及情感連結網絡。

John Hui

【書評】:影像時代下,失卻了的同情心

為甚麼從鏡頭看世界,我們反而傾向「袖手旁觀」、對別人的遭遇無動於衷?難道我們不能旁觀他人的痛苦嗎?那麼如何觀看才算是有道德?桑塔格藉著《旁觀他人之痛苦》,針對觀看別人的痛苦作出反思。

世界走走 seh seh

149 | 在香港這憂鬱之島,你是想像的主人,還是暴動的棄兒?

「你想像中的香港是怎樣的?」這是《憂鬱之島》的起點,也問進了很多人的心。

月亮的陈述

试译/异种器官移植的文化焦虑

今年,一颗经过了基因改造的猪心脏首次被移植到人体。尽管有很多人为此庆祝,但其他人仍感到不安。人类学家或许可以解释此种现象。

鋼哥

📝📝:世界上最快樂的男人?

這張看似有些突兀的快樂男子,在那個仍然「不是很快樂的」影像年代顯得格外突出。

Philosophia哲学社

从复制品到拟像:文艺消费的现代转向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提出,工业化的大量复制使得艺术品原有的「灵韵」——原真性、独一无二的地位——破灭了;艺术创作与文化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深深嵌入了社会的肌理之中,成为了政治化的运作。

waterflow流水帳

【影視】香港遲來的BL劇 從港版《大叔的愛》說起

//抽離BL劇語境,無論Mirror、ViuTV、香港年輕演員歌手,都是值得支持和愛護的,事實上他們讓本地娛樂、音樂、影視文化,有了煥然一新的生命力,牽一髮動全身,誰可料到將來會否有更多改革變天?//

策瑜九清

讀<娛樂至死>: 這是一個一切訊息都為了娛樂大衆的年代

我們看到的是使信息簡單化的一種媒介, 它使信息變得沒有内容, 沒有歷史, 沒有語境, 也就是說, 信息被包裝成娛樂. 我們的政治, 宗教, 新聞, 體育, 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 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