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的司法改革暴露什么问题?
走过四年五大选的疯狂,近期的以色列又因司法改革陷入混乱。7月10日该新法案于议会一读,并在7月24日正式三读通过,内塔尼亚胡虽称“自己采取了必要的民主行动,要恢复政府各部门平衡”,但在反对派看来,这是以色列“民主毁灭”的开始。时至今日,以色列街头仍在喧嚣,以国最高法院也在7月26...

真相與和平之路:讀《心靈的棲地:愛德華.薩依德傳》
「我們正在談的是人。我們談的並不是抽象的東西。」

248|王冠云:卡達世界盃中,西方世界如何以「性別平權」之名行「東方主義」之實?
歐美各國高調撻伐伊斯蘭恐同,反而可能在當地激起更多恐同逆流。

以色列组史上“最右”政府,巴勒斯坦人的未来还剩什么
2022年12月29日,以色列候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率领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这是其下台一年半后的再度回归,也是内塔尼亚胡个人的第六个总理任期;其所带领的新政府,则被称作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右”组合,让巴以共处的未来蒙上了血色阴影。回顾内塔尼亚胡此次回归,还要从2021年的6月13日说起。

231 | 來自台灣的她,寫下主流媒體看不見的巴勒斯坦
「當我看到以色列士兵的時候,我會緊張,那時候我才理解,原來我已經不是一個中立的人了。」

走走晚報:小島的「元宇宙建國」計畫🇹🇻
1116晚報

走走晚報:美國期中選舉的「歷史第一」們🇺🇸
1109晚報

真正的慈悲心是對他人的好奇
真正的慈悲心是對他人的好奇。就因這句話,讓我想起我曾對於他人的好奇,走出我舒適圈的認知,去張望我平常看不到的事。雖然我知道我的好奇心仍舊不足,就如我的慈悲心不夠寬大一樣。

拯救巴基斯坦 – Savepakistan
Tezos水災救援籌款活動

介紹《歐洲書評》|Adania Shibli的《重拾寫作》與萊拉的頭巾
我不禁想,我們頭上的緊箍咒又是以什麼為具體形式的呢?孔孟、孝悌還是⋯⋯?

138 | 短波实验|故乡非行囊,我亦非旅人——巴以冲突下的另类抵抗与共存
2021年5月穆斯林斋戒月期间,因以色列军方强制驱逐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地区(الشيخ جراح,Sheikh Jarrah)的巴勒斯坦家庭,引发巴以再次严重冲突,平民死伤惨重。战争暴力下的人民是否别无选择?短波实验邀请两位目前生活在中东的国际组织工作者,介绍这一背景下的另类抵抗文化,以及共存的潜在可能。

记者阿布·阿格莱被杀害:为揭露巴勒斯坦占领区真实面貌而牺牲
除了以色列记者需要展现团结声援外,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是,我们要反对攻击新闻自由与绿线两侧的记者——一个允许在光天化日之下攻击和噤声记者的政权,会危及全体记者的工作。此外,为掩盖占领现实而对巴勒斯坦和其他国家记者的迫害,加剧了假新闻的传播、对以色列人和全球民众都隐瞒了他们所需知道的事情。这一点标志着,以色列记者联盟亟需强有力地行动起来,阻止当局对巴勒斯坦记者的一再攻击。

歐美書房》虛構的事件,真實的荒誕,不想只畫政治正確:以色列漫畫家露圖摩丹《隧道》
(底圖來源:Unsplash/Martin Brechtl)作者|陳蘊柔(漫畫研究者) 圖像小說《隧道》是以色列漫畫家露圖.摩丹(Rutu Modan)在歐美出版的最新作品。摩丹為《紐約時報》等大報畫插畫,也出版過童書跟短篇作品,並曾拿下埃斯納最佳圖像小說大獎及安古蘭評委會獎。

【247每时每刻】以色列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
「247每时每刻」关注被大众关注或忽视的国际新闻,解释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提供观看世界的更多元可能。

97 | 达尔维什:我们也爱生命
巴勒斯坦著名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在《遇害的家园》中写道:“石头、青菜、玻璃、铁、水泥,/ 如生灵的肢体,四处散落”,“所有这些”“在一分钟内都幻灭了”。 这些通过诗句承载的细节,成为了苦难的见证,而诗歌本身,也成了诗人穷其一生抗争的方式。

政治:未完的以巴百年恩怨
2021年5月再次發生以巴衝突,我獨自前往這個protest走了幾個小時,回到宿舍後,少了一個朋友。

[大葉小喬的旅行] 01 到以色列一趟的理由
2012年初,美伊對峙問題又緊張了起來,美國出動三航母集結,兵臨波斯灣,戰爭感覺一觸即發。我心底莫名升起一股勇氣,決定「不再搖擺不定,今年目標以色列!」

Elephant In The Room
(此文章原文曾在2021年5月16日, 在Wordpress 及Medium 發佈)重新再發佈的原因,是近日的烏俄戰爭令我想到,其實世界當下,除了烏克蘭人身處煉獄外,還有巴勒斯坦,也門,利比亞,阿富汗等國家,let’s not forget their existences

約旦走一遭|「你是誰?」被身分框架的權益:拜訪巴勒斯坦與敘利亞難民營家庭
身分,取決於聯合國、政府、法律如何認定一個人是誰,再把你的權益用身分給框得緊緊的。

約旦走一遭|與多方利益關係人斡旋:在前巴勒斯坦難民營實習
約旦是難民佔人口比例第二多的國家,陸續有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人加入約旦社會。已經成立五十年的巴勒斯坦營區,卻仍然脫離不了貧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