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
22 are following
39 articles

《休克主义》:失落之章

Concerned

译者按:2022年11月27日,在中国“白纸革命”如火如荼时,加拿大知名左翼活动家、作家Naomi Klein发表了如下的一条tweet,对这一运动表示支持: https://twitter.com/NaomiAKlein/status/1597031560922140673 “...

歷史上依前車之鑑所做的改革,始終不完美!問題出在何處呢?

大峽隨筆life

Photo by:Paulo Marcelo Martin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412603/歷史總是從不同面向不斷重演。宋朝的強幹弱枝、中央集權政策,是出自於唐末節度使藩鎮割據之亂而衍伸出的產物,當思亡國前車之鑑,當然就朝這方面改善。

明朝大禮議事件,硬要人把伯伯稱呼為爸爸...

大峽隨筆life

https://xw.qq.com/cmsid/20190630A0KNV100明朝曾發生有名的「大禮議」一案。「大禮議」這件事對現代人來說至為可笑,但當時的儒家理學盛行,這可是百般嚴肅的大事。大禮議來由大禮議事件的開始簡單一點兒說,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死後沒有兒子,大臣們研議把帝位傳給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

魯迅《非攻》,墨家的思想和智慧。

大峽隨筆life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6075365423841550/魯迅《故事新編》中的短篇《非攻》讀後感想 《非攻》網路全文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入閱讀,約20分鐘可以看完的短篇。www.millionbook.net/mj/l/luxun...

破碎與繁華:記臺北故宮「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如果是你,會喜歡這樣的策展安排嗎?明星展件與特展該如何取得策展重心的平衡?而學術研究的文字在轉化為面向大眾的展覽時,該如何拿捏比例,才不會顯得太過高冷?

2

魏晉南北朝

Terence

近期在 YouTube 找到這《風雲南北朝》系列,我已看完,非常滿足。我常說,魏晉南北朝,絕對是中國古代歷史舞台上最具戲劇性的一段,不遜於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楚漢、春秋戰國等。該段時期知名度相對低,是因為缺乏相關的文學及影視創作,而這又可能是因為這段時期太長及太亂,要說為何有南及...

〔轉〕妲己絕非亡國妖后!

曜靈

呢篇文由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撰寫,利用嚴謹考古學所得嘅研究成果為妲己平反,內容極之豐富,對了解真正嘅殷商人極有幫助。由呢篇文可以見到: 一、現存文字史料大多由周人而來,佢哋對商人嘅描述、事件嘅記載,明顯同事實有極遠距離 二、就算博覽群書,以嚴謹見稱嘅司馬遷,佢寫《史記》時,亦只...

芮姞簋銘文嘅 ▷◁ 係咩意思?

曜靈

芮姞簋(讀:銳吉鬼)出土不詳,年代應屬西周中期,形與《倗伯作畢姬寶旅鼎》接近一樣,有銘文:内姞乍旅簋 ▷◁屬於出嫁女性鑄器,銘末標識的族氏銘文▷◁ ,按金文通例,屬於其夫家的族氏名號最早 ▷◁族 4件銅胄(《集成》11895 — — 11898)出自殷墟,顯示 ▷◁族與商王國關係...

郭沫若駁陳寅恪《李白西域胡人》說

曜靈

下文節錄自《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四卷 — — 歷史人物》〈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郭沫若駁(鬧)陳寅恪《李白係西域胡人》一說,無可否認郭說服力較高,但仍令人有想當然之感,例如郭完全無懷疑,李白喺碎葉出世,點解好似無見過胡人?至於五歲胡人無可能學到好漢語,真係得啖笑。最重要係,李白就算唔係胡人,亦唔代表佢係漢人,正如劉淵唔係胡人亦唔係漢人。所以我話兩個都輸!如改為「李白係華人」,郭贏面就高好多!

評許倬雲教授的《周人的興起及周文化的基礎》

曜靈

許倬雲教授寫嘅文,一向令筆者覺得佢膠膠地,又或想當然、似是而非,但網上流存、寫於 1968年嘅《周人的興起及周文化的基礎》,令筆者既驚訝亦由衷佩服,論文入面嘅推論,好多到50幾年後嘅今日仍然成立。

一直都很Q

曜靈

人類基因圖譜中,Y染色體DNA單倍群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 Q-M242係一非常特別嘅族群,佢哋相信要用活人(人牲)去祭獻上帝,同舊約聖經中嘅古巴比倫人相同。佢哋足跡遍及亞洲及美洲,形成張光直所謂「環太平洋文明底層」,對呢兩個地域嘅文明發展有顯著作用,但用漢字所寫嘅史料中,卻一直缺席。

失敗者回憶錄103:中共幫我們洗脫左派色彩

李怡

「一定要把國放在黨之上,黨有功有過,國無功無過,一切的罪惡不能說是國家的罪惡,一切的錯誤不能說是國家的錯誤,不論國家怎麼樣,我愛國是問心無愧的,國家越困窮我越愛。現在你把黨放在國家之上,先愛我,你才算愛國,我愛你愛哪一點呢?」

失敗者回憶錄102:「庚申改革」的流產

李怡

「庚申改革」這四個字,從未在中國公開的報刊出現過。它的流產,使我從此對中國的政改絕望。

1

「文史合一」史景遷逝世

品正隨筆

歷史學家、漢學家、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耶魯大學榮譽教授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於美國時間周六(2021年12月25日)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西黑文市家中去世,享年85歲。

[歷史冷知識]這些年來我們都斷錯的句

理科生讀歷史

在古裝戲中,我們不難看到傳旨太監在朗讀聖旨時都會先說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多年來很多人都以為皇帝頒布聖旨時都是以此開頭.但原來我們多年來都斷錯句,而這句出現的時間甚只由明朝開始.由於清朝自稱承繼明制,故也用''奉天承运皇帝/曰''作開頭.其實正確的斷句應該是''奉天承运皇帝/詔...

宋朝的偏安源自皇家恐懼私心。那如果是台灣的未來,那該怎麼辦?

大峽隨筆life

宋朝窩曩偏安,但從整體的層面來說,宋依然是太平盛世無誤...

哀始皇帝——調寄《西江月》

凡鳥雛

讀鱷魚把拔之論秦始皇本紀,憶杜牧之過秦論,感興亡之事。

看天象預測命運及未來?說笑吧?但這件事已認真看待千年了!

大峽隨筆life

雖然現在沒有了古代的天文台長了,但我們始終都離不開「傳統」或是「迷信」,愈無法證明的事,愈是覺得有神奇的力量在拉著我們,並深信不疑。

從「公公偏頭痛」看到明朝及清朝

大峽隨筆life

Photo by Gigi on Unsplash最近看了周杰倫之前的歌曲MV「公公偏頭痛」,這是一個搞笑搞怪的歌曲,其實娛樂性蠻高的,我從中卻看到一些歷史,回顧以往的舊時代。看到以這首歌曲開頭以為是輕鬆文的讀者不好意思,其實這一篇文是嚴肅的,請各位莫怪。

聊聊東晉與前秦的「淝水之戰」,驚訝結果如同兒戲...

大峽隨筆life

淝水之戰是歷史上一個重要戰役,決定了東晉繼續偏安的局面。但淝水之戰的領軍將領卻非戰略機智以少勝多,而是純粹的「運氣」。一般來說,只要是兩造作戰,或多或少都有決定性的運氣成分在內,這不意外,但是從沒有像淝水之戰如此的戲劇化的誇張演出。東晉無一勝算東晉的政治黑暗、皇帝昏庸、宰相無能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