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台南的西市場到江戶的烏魚男子
台南的西市場是日本時代在台南現今西門路所建造的公共市場。原本市場是庶民生活的場域,但是庶民對衛生的想法觸怒了當局,對殖民者來說,髒亂與混亂並不是活力,而是落後的象徵。公權力決定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行善。於是美輪美奐地,媲美歐洲現代化市場「巴煞」的公共市場建築誕生。

【小說】秘密生活(47)
「歷史建物是城市的記憶,不應該隨意拆除。」

【小說】秘密生活(45)
在電視畫面的抗議人群中,素華看到一頭亂髮的英敬背影,深怕他也是受傷的一員,擔心地趕緊Call英敬。

台北旅行紀錄--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二)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邊想著,一邊依依不捨地走出博物館。現在可以好好地欣賞正門的設計了。正門有兩重的設計,一個是拱型的外門,一個是裡面的木門,在這兩層門中間,有一個像陽台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很顯然不是像外國的前廊一樣,用來放置桌椅,悠閒地看屋外風景的地方。

台北旅行紀錄--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一)
從中山站坐一站到北門車站。鐵道文化園區就在北門站出口電扶梯一上來的地方。但這裡是園區的背面,入口要繞到鐵道部的正門口。復原以後的鐵道部正門口實在是太可愛了,但是現在沒有時間好好欣賞,因為園區的開放時間只到下午五點,我只剩下一個小時,決定先衝進去參觀,等等再出來好好地欣賞這個門口。

十一月前進「他里霧」繪旅行
坐下沒多久,就有火車進站。我們把握住這稍縱即逝的一刻,舉起手上初步的線稿圖向它致敬。這時,不需要有人在你耳邊唱那首悲傷的「車站」,心裡就已湧現一股感動了。

香港地遊蹤 - 離鄉別井的太空人基地
離鄉別井的太空人基地

死場不死 皇都戲院商場
這是我其中一部胎死腹中的作品。早在香港的傳媒廣泛報導死場(門庭冷落的商場)之前,其實我和幾位朋友在2020年底時已寫好一部關於北角區死場的書,並取得某個撥款,準備赴印於2021年3月出版。可惜因為一些很荒謬的原因最後難產而死。制度的崩潰不只是影響政治經濟民生,連文化歷史的紀錄也無一倖免。大概,他們就是不想你留有任何紀錄。實在不想自己的心血就這樣淹沒在一埋檔案中,現分批上載,立此存照。

重新發掘在地魅力 從台灣逍遙園案例思考文資保存
寫於2021年3月

我在雅典奧運會場
大家都知道,每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是世界盛會,世界各國的政府,運動員或百姓都相當重視,因為這場盛會各國的奪獎多寡也是一國的強弱的代表之一,那麼既然來到了希臘雅典這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怎麼能不去看看這個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場呢?於是我們從宙斯神殿遺址離開後,沿著主要的大...

[建築]老建築的活化轉用——葬儀空間(二)
臺灣很多老屋再生的空間都十分吸引現代人造訪,但如果是葬儀空間的活化,你/妳會敢去嗎?在清明節的今天,除了慎終追遠外,還可以看看國外一些有趣的殯儀館再利用案例,期待能逐漸翻轉大眾對於葬儀文化的刻板印象,逐漸認知到田町齋場、佐倉火葬場以及一些古墓保存的重要性!

[建築]老建築的活化轉用——葬儀空間
全臺僅存的日本時代葬儀堂「田町齋場」好不容易成為文化資產,卻遭到高雄市議員與部分民眾視為嫌惡設施,殊不知這棟建築在他們還沒出生時,作為葬儀空間僅有十年,後來還歷經學校、市場的使用,大家熟知的「岩仔市場」在此經營了一甲子,承載許多中鼓山發展記憶。然而,這樣的葬儀空間後續可以如何被轉用呢?從田町齋場的背景開始,再從國外的案例取經,期待這個特別場域未來的活化方案。

來去旗山繪旅行
來一趟旗山,吃吃、畫畫、住住舒服旅店,好像一切都滿足了!

走進二級歷史建築:一平鏡廠
如果講起一平鏡廠,可能唔係好多人知道係邊;但如果用返登記在二級歷史建築的名稱:醫局街170號,可能就會有比較多人知道或者曾經聽過。

中壢火車站4號、5號倉庫 登錄歷史建築
孝感動天,誒不是,是眾志成城,終於成功了,希望「永保安康」車票印製廠再現。

文化保育與政治—讀《記憶之外》| 翻開澳門 #03
總言之,回歸前所有保育行動都有濃濃的政治目的,不單純是為了文化而為之。

海鼎風電人文小旅行(下)
前言鹿港市街古地圖第二日的海鼎風電人文小旅行是鹿港深度人文尋訪,除了廟宇文化之外,地方人文也是一大重頭戲。鹿港原名鹿仔港,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的海口草埔,因此命名為「鹿仔港」。鹿港是台灣中部的重要古鎮,文風鼎盛,保存有豐富歷史及文化資產,在19世紀後葉商港淤積及鐵道陸運興起前,是台灣中部與中國福建的主要貿易口岸。

海鼎風電人文小旅行(中)
前言此次的海鼎風電人文小旅行第二日在鹿港進行深度廟宇及地方人文遊訪。本篇為傳統工藝及廟宇參訪。廟多神多是鹿港的一大特色,鹿港幾乎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廟宇密度是全台之冠。鹿港的廟宇大致上分成五類:行業廟:就是奉祀各行各業的祖師的寺廟,閤港廟:全鹿港的居民共同信仰的神明。

[展覽心得]基隆港週邊歷史文化資產點—基隆時空漫遊指南
基隆時空漫遊指南基隆在文化部大力支持下實行「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全面進行地方文化資產潛力點的盤點、修復、保存、活化,在此大框架下延續過去歷史意涵及在地社區議題,以基隆各歷史場景故事結合藝術裝置策展,再現地方歷史文化並活絡觀光,並推出城市文化觀光新品牌—「基隆時空漫遊指南...

法定古蹟? 歷史建築? 淺談香港的歷史建築評級制度
如果你有在香港參加過導賞團或是本地遊,又或者在網上瀏覽過一些關於歷史建築以至是活化保育的新聞,我想,你總會多多少少聽說過看到過「法定古蹟」、「一級 / 二級/ 三級 歷史建築」這些名字。只是,這些名字背後所代表的意思,你又知道麼?當我在撰寫一些出遊記錄、景點介紹的時候,我心裡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