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
46 are following
167 articles

為甚麼我要用NFT出書?

董啟章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得以再版,我想特別感謝飛地出版社的老闆張潔平和編輯黃潤宇、封面設計師柳廣成、版畫家科長、技術總監高重建,以及許多鼎力相助的朋友。大家的高瞻遠矚和創新勇氣成就了這件事。希望我們的實踐能夠延續下去,不斷改進,將來把更多作者和讀者帶進Web3的共享世界,創造新的文學宇宙。希望能在這個宇宙裡和你們相遇!

5

現場》與西西不熟,但她曾這樣感動過我們:記台北西西朗讀追思會

Openbook閱讀誌

本次是讀者俱樂部式的追思——馬世芳說第一次見到這麼多西西的讀者現身,十分感動。而這個真人並未識荊、卻在作品中得到心靈的重要組成之形式,或者恰恰證明了文學的價值。非香港的作家都是被西西的「輕」驚動,香港作家則看到西西對於香港的書寫如何深入於歷史與普遍,構成香港的重要部分。感傷者,都是因為西西的美好與舉重若輕,與自身面對的困難起了共鳴。

1

黨大衛伯爵回歸第零回 夢維仙境

杜思妥也努斯基

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宇宙首家無神論者天堂上線了。一片無止盡的彼岸花迎著紅太陽燦爛地盛放。每逢晚上,該回歸於無的會冒煙成為煙花,再化作春泥。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只有彼岸花是如此自動生長自動化泥。某些對調理農務有真誠興趣的境民會嘗試種上其他不同的花:代表理想的理想花、代...

257 | 《記香港:陳慧》時代的說書人:說香港是福地,未免太輕佻

世界走走 seh seh

「作為主體的香港一直都在,但每個人走,都會帶走屬於自己的一些。」

1

君心吾知(第十七章)

此岸江山

在一個不正常的世界裏,保證自己正常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自己精神不正常。

待會兒,去做我高興做的事:紀念西西,再讀《我城》

許恩恩

小人物們是使世界更美好一些的軌道,或者軌道上的小輪子,輪子載有板塊,板塊能夠駛向過去也能駛向未來。......那麼就再見了呵。再見西西再見。像我這樣一個書僅讀過少少的讀者,其實是只能「待會兒,去做我高興做的事」,那就是再讀一次,我所愛的小說《我城》。

1

西西,謝謝

馬世芳

謝謝她教會了我,無論世道如何流轉,仍要對一切知識保持天真與好奇,對一切美麗事物保持感激和欣喜。是她讓我知道,你可以用溫柔堅定的眼睛,直視人間的殘缺和不堪,並且,始終相信人性的良善。是她讓我知道,文學,確實可以讓人世更美好。

5

我的2022年回顧

Faker冒業

從前,我每年不是集中寫小說就是集中寫相關評論文章。結果過去一年,我什麼文字都寫超多。根據早前粗略統計,2022年我寫了十五萬字:十萬字小說和五萬字評論相關文章,遠超過往記錄。

1

懷念西西

寂然

對我來說,西西是一位見多識廣的文學啟蒙老師,當年她為洪範書店主編“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小說選”,率先向海外讀者介紹莫言、史鐵生、韓少功、王安憶、余華等人的作品⋯⋯

淺介Hyperlink Cinema的電影、小說、動畫、遊戲

Faker冒業

當電影與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媒體——「網際網絡」雜交之後,會出現怎樣的面貌呢?其中一個產物便是本文想要介紹的Hyperlink Cinema。

【覺醒:// 第1章/ 第3節/ 】華人文化:積累財富、大家庭、繼後香燈

困兒

老一輩未能發展自己的生活和個人興趣。他們的字典裡沒有自我實現的概念,因此他們繼續成就他人。 這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獨立生活對上一代及下一代來說,都有經濟上和精神上的困難⋯⋯

《網內人》讀後感:為駭客去神秘化的開端

Faker冒業

相比起格局宏大的《13.67》,《網內人》的故事規模顯得細小。可是,那是你我都有可能遇到,再平凡不過,但足以毀掉一個人的、惡意滿溢的事件。

香港推理小說備忘錄(1870–2021)(中譯)

Faker冒業

本文譯自稻村文吾先生的文章〈香港ミステリについての覚書〉。

1

《偵探冰室》台灣版序:《13.67》之後

Faker冒業

二〇一四年是香港推理小說相當重要的一年。陳浩基的代表作《13.67》不但迅速賣出國外版權、翌年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後來日文版更登上日本推理小說排行榜榜首。久而久之,連香港本土都開始關注推理小說。

專訪待囚香港推理作家子謙:寫小說最重要是規劃和品牌經營

Faker冒業

香港推理作家子謙目前已因暴動罪判刑3年9個月,這是他認罪還閘前的訪問。

淺介台灣推理文學「備註」史

Faker冒業

原刊於《Sample》第二十四期「Let’s Write More Notes」,並有附錄〈香港推理——台灣推理的伴奏曲〉,而其實附錄才是我真正想寫的東西。

書蟲-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

Miriam

來杯茶走再來個西多士~

論生存,論死亡:說到底,還是生活

困兒

每個人在未死之前都是生存的(廣東話比較有神粹:每個人未死之前都係生歐歐),死亡不會預告⋯⋯生存之所以珍貴,不是昨天的那些歷史;和明天的那些可能/或許/有機會發生的事,而是當下,當下才是生活,才是美好的源頭。

【覺醒:// 第1章/ 第2節/ 】一名移民英國香港人的背景和生活 -- 以及離開的源起

困兒

移民的決定是在一周內做出的,但我們最終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執行。在決定的一刻,我們不知道這會為我們的生活目標掀起巨大的浪潮,對我們的文化產生一種如此深入的反思。

分岔的風景:梁莉姿《日常運動》推薦序

CL

「聽著一些死亡的故事,殘忍的故事,想著生命是甚麼。好像就是這樣,有些故事的角式必須受考驗,而我就是在這樣的故事裡,來不及在故事中認出自己(即使早有暗示),已讓命運承載,這是我常感到有點不能明白的。」——蘇苑姍 (1)經歷2019 的反修例運動,香港的文學寫作者得面對「不可能寫,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