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
64 人追踪
167 篇文章
tasha

日文 N1、 TOEIC 800分_母語式學習語言法

我雖然從到大幾乎都是在台灣長大,但是我出生於日本的家庭 ; 媽媽是日本人,爸爸是台灣人,但是因為爺爺是廣東人,奶奶是半個廣東人所以正確來說是3/8廣東血統 ; 1/8台灣血統 ; 1/2日本血統的人。我的爺爺沒什麼教我廣東話就去世了因此我不太會講廣東話,但是日文跟中文卻是從小學到大的雙母語人士。

煮雪的人 ZhuxueDeren.eth

也許算是個指南:談那些日本文學改編電影

今天的觀眾就算不讀文學,也可能看過《惡人》中深津繪里與妻夫木聰一同在久石讓的配樂下走向燈塔;看過菅田將暉在《共食家族》中的情慾演出;看過《影裏》中綾野剛與松田龍平潛藏在溪流下的情愫;看過《幻之光》中腳踏車上的淺野忠信,仰望著無法企及,已然駛去的電車。

如空野象

《百人一首麤譯》前言

這一年,我做了一部ChatGPT不能翻譯的作品

正宜

神的棲息地

<給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分辨對錯,分別什麼是正常與變態的人們。> 有的時候世界會給你一種理論,告訴你除了這條路以外,你沒有別的選擇,除了接受以外你無處可去。而這種論述,有時候只是想強加某種價值觀、或是某種決定給你。這本書在我腦中,浮現出一隻蝴蝶,輕巧地越過戒備森嚴高牆的景象,每一字每一句。

正宜

流浪之月—凪良汐的孤獨小島

在京都大垣書店的書架上看到的凪良汐的書,因為旅行的偶遇,回來以後找了許多已經翻譯成中文的作品來讀。「流浪的月」比起「神的棲息地」,應該是更容易被普遍接受的作品,因為和「神的棲息地」不同的是,它有一個「看似合理」的結局。然而我覺得一個合理的結局,於凪良汐的創作美學而言是不相稱的,因...

MaryVentura

我的「京都書店」

原來坐下來靜靜地做手作是我自己享受時間、沈澱心情的一個好方法,以往沒有發現,現在倒是一發不可收拾。

MaryVentura

書評•評書|中島京子的香菇和Aimee的檸檬蛋糕

中島京子筆下的TaiHei找到了答案,然而Aimee的Rose卻還沒有,她的故事以一個疑問句結尾。突然覺得如果我要寫一本書,是不是也會找一個疑問句來結尾?大有可能。因為我有太多的問題了,而誰、哪裡能給我提供答案呢?或許是記憶——記憶中飯食的味道,記憶中水泥的路,記憶中積著雨水的小坑,記憶中哪些離我太遠的痛。

一讀.書香

烈子,妳會做甜點嗎? ~讀《願能嘗到美味料理》

我們分享料理如分享愛,我們只與喜歡的人一起吃飯,不管對方願不願意,就是來吃吧,來吞吧,吃完還要大聲的說:啊真好吃,真美味,我吃飽了。這是禮貌,是社會化,是一種角色扮演。

MaryVentura

書評•評書|柳美里筆下的流浪

流浪,是沒有目的的行走與滯留。

董啟章

未完成的完成:大江健三郎的《晚年樣式集》

「晚期風格」不是指狹義的年齡上的分期,也不是指成熟、洗練、安祥、和諧、圓滿、昇華、超越等,這些通常在晚期達至的藝術境界。相反,具有「晚期風格」的創作者,最經常展現出的是下面的特質:不完整和非延續性;內在衝突與張力;疏離、異化和自我放逐;面對死亡的憤懣、對過去的拆解和重整;艱深、拒絕理解、不能調解的否定性;甚至是更極端的、失去整體性的「災難」。

野生艺术家

物哀,和早逝的美人儿们

捧花溺死在河畔的奥菲利亚,《情书》里的红蜻蜓,在柏林高楼上后坠的李缇,直子、初美和佐伯......

董啟章

完全意義的自由

這是大江健三郎系列第四篇。大家可能會疑問,為甚麼一直在寫大江健三郎呢?他的作品很難懂啊。就是因為難懂,所以有很多地方可以試著去明白。我自己雖然讀了不少,有些又重讀了,但還是有許多未懂的地方。像大江這樣的作家,是個永不枯竭的泉源,用一生來讀他也不算誇張。況且,談大江也不只是談大江,其實也是談文學的一般問題。所以,就算你不是大江的讀者,也可以從中讀到關於文學本身的思考。今次談的是想像與自由的問題。

董啟章

曖昧的文學的我

大江健三郎是一位「很不日本的日本作家」。如果喜歡「很日本的日本作家」,如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很可能會不喜歡大江。相反,如果喜歡大江,則很可能會不喜歡川端、芥川、谷崎。不過後者肯定佔極少數。當然,也可以同時喜歡,或者同時不喜歡。如果說「喜歡」是主觀的,那「判斷」可以說是客觀的嗎?至少是理性的吧。有趣的是,大江的理性亦同時是「曖昧的」。這也許是閱讀大江最大的難關。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我們就先別管什麼上學了:《鏡之孤城》與不想上學的孩子

電影《鏡之孤城》改編自辻村深月2018書店大賞冠軍原著小說,7個拒絕上學的國中生,找到鑰匙的人能許下一個必定實現的願望。拒學的原因很多,電影中的角色大多遭遇霸凌,深藏著痛苦的記憶。現實中的「拒學生」境遇又是如何呢?本篇文章由擔任國中老師的作家沈信宏執筆,根據他的自身經驗,分享《鏡之孤城》帶來的啟發。

董啟章

他人的代入.他者的內化

大江健三郎系列第二篇。都說懷念一個作家,最好是讀他的作品。這兩個月一直在重讀大江先生的小說和文集。有些已經是二十多年前首讀,現在重讀,感覺比從前更明白和通透。都說現在越來越少人讀文字作品了,大江的一部長篇,要多久才能讀完?相對於作家數以兩、三年計寫出一部作品,自己只花一星期或一個月去讀完它,連這樣也算是付出,就真是對作家太不敬了。我對自己說:不能空口講白話。至少要花上半年,好好重讀大江先生的書。

董啟章

少年與老年.開始與結束

大江健三郎是我最崇敬的當代作家,對我的文學觀影響甚深。對很多人來說,大江的小說篇幅既長,又很艱深,令人望而卻步。今年三月初大江去世後,我開始逐本重讀他的主要作品,並著手寫作一系列評論文章,目的不但是為了悼念,也是為了向更多人介紹這位從年輕到年老,也一直關懷人類現況、探索世界未來的文學行動者。這是其中的第一篇。

MaryVentura

書評•評書|太宰治的「百顧富士山」

若我有幸能夠親身遠眺富士山,我會記得他的眼神來過。

楓野天塵

【翻譯】昆蟲的生命 夢野久作

夢野久作的童話

MaryVentura

書評•評書|清明再讀《人間失格》

在《人間失格》中,太宰治對社會和個體的討論雖然不能夠一以貫之,但也能啟發我們思考那從小禁錮我們的究竟是社會、文化這麼些個抽象概念還是隱匿在這些抽象概念下的一個個具象的、無力卻不斷尋找弱者欺壓從而能短暫地獲得力量錯覺的個體。

Openbook閱讀誌

東亞書房》女性主義者上野千鶴子發文批駁《週刊文春》「祕婚」惡意報導,及其他藝文短訊

有「文春砲」之稱、曾踢爆多起藝人及政客醜聞的日本雜誌《週刊文春》,今年2月刊行一篇名為〈「單身教教祖」上野千鶴子已登記結婚〉的文章引發炎上。上野為日本知名社會學者及性解放論女性主義者,曾公開發表「完全無法認同需要向國家登記性伴侶的概念」等言論,批判現有婚姻制度。3月15日,上野在《婦人公論》以〈15個小時的新娘〉一文迎擊,認為《週刊文春》是販賣他人隱私,將她與友人的照護關係想像得齷齪不堪……

加载中…